“現在是9月13號,11月底天冷停工。所以,時間就是生命,災區人民在自救,在等待救援。所以,看各位。”
“乾。”
廣播室。
顧立夏在打開擴音機和收音機全部開關,坐到座位上,喝了一口水。
“大家好,這裡是江城市廣播局,我是主持人小顧。我現在在的位置是廣播局廣播室,江城市革命委員會召開會議,會議結束,現發布一條緊急通知。”
全市廣大退役軍人:
強降雨來襲,險情就是命令,責任就是使命。
江城市革命委員會向全市廣大退役軍人發出如下倡議:
廣大退役軍人練就了一身敢打勝仗的過硬本領,越是危難時刻,越是需要廣大退役軍人為為人民群眾解難。
大顯身手、彰顯軍人本色。
廣大災區退役軍人要不等不靠,就近就便、全力配合做好巡查排險、人員轉移、物資搬運、道路清障、災民安置、衛生防疫等各類服務活動。
做到幫忙不添亂,用實際行動詮釋黨旗、軍旗下的錚錚誓言,為我市安全平穩度汛貢獻退役軍人力量。
非災區60歲以下退役軍人請儘快趕往江城市革命委員會參與災後重建家園。
有拖拉機的村莊,請在秋收完成以後請趕往江城市革命委員會積極主動參與災後重建。
江城市革命委員會
1975年09月13日。
顧立夏回了自己辦公室,寫文件。
江城市市區有的人正好聽見了廣播。
也是有退伍軍人的。
超了60歲的遺憾,沒超的積極響應號召。
也有家人不樂意的。
總歸,顧立夏剛寫好文件,辦公室就有人敲門。
“進。”
“市區退伍軍人已到400多人。所有派出所的民警也到了,拖拉機廠那邊來了4輛拖拉機。還有很多家裡能走開的婦女同誌。”
“走。你們叫什麼名字?”
“田華,杜磊。”
“杜磊去廣播局送文件,宣讀5遍。田華,我們先下去。”
顧立夏的辦公室在革委會的三樓,南麵的辦公室。
顧立夏和田華下來。
人和車都在。
“就近原則,今天平整東城門外,靠近護城河外麵200米到400米寬的荒地,除雜草,搬石頭,一直往東邊修。”
“行,上車,走。”拖拉機廠的司機招呼著人走了。
“顧部長,怎麼是修東城門外的土地?不直接。”
“顧副部長。怎麼不直接往災區走?災區有人民子弟兵,我們先做要緊事,磨刀不誤砍柴工,速度提上來了,救援自然更快一點。”
“可是,顧副部長,我們沒修過這樣的路。”
“城建局知道。田華,出去找一份江城市地圖。”
顧立夏看見了太多人,意識到了問題所在。
路要怎麼修,已經有了指南。
顧立夏需要解決另外的問題,城市規劃。
不過這是長遠發展計劃。
重要的是現在正當緊的調配人手的事。
發展經濟的事。
沒錢是真的難。
田華的動作很快,地圖被平鋪到了顧立夏的辦公桌上。
顧立夏迅速規劃布局。
市級機關基本辦公用房建築麵積小於(等於)6000平方米,大於4000平方米。縣級機關在2000平方米。
部級正職辦公室每人不超過54平方米。
簡潔樸素。
辦公用房建設用地的綠地率不宜低於30%,綠化植被應采用本土植物,不得移栽大樹、古樹,以降低綠化成本。
顧立夏延後規劃。
“杜磊,部裡乾實事的同事有哪些,說說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