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立,更何況,自己有計劃,不怕這些。
曆史總是靠勝利者書寫的。
所以,迎難而上就是了。
見顧立夏眼神堅定。
年紀最大的老者開口,“軍區和地方需要共同治理,不能全依托軍區,也不能依托地方,知青下鄉還得繼續,這是正確的國家政策。”
“自然,我們今年也會繼續讓畢業的學生去種地的,而且今年春耕就擴大了耕地麵積,到時候不會影響到今年還去年的公糧,我們不會占國家的便宜的。”
“今年像你這樣的,過來17個人,免職了5個,你怎麼看?”老者又開口。
顧立夏乍聽也不驚奇,很鎮定。
“很顯然,我不在這個範圍內,我做機械廠宣傳部的宣傳員我兢兢業業,做西城區郵局的會計也絲毫不差,做江城現在的政治部副部長自然也一樣。”
“我隻有一個目標,江城在我華國的中間偏北又偏東的地方,既然如此,我的計劃,做四通八達的交通樞紐站是終極目標,那江城境內的交通需要更加發達便利,要想富,先修路。”
“今年修路,不管明年是不是我繼續坐在這個位置,江城人都能用上這條公路,這條公路叫知青路,建於1976年,通了江城大大小小的縣城,鄉鎮,甚至連通村裡。前人栽樹,後人乘涼而已。”
“理想很豐滿,就靠你們自己?”
“對,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能修通嗎?”
“能。”
“在建國大業的道路上,我們有很多的女同誌有犧牲,有奉獻,埋骨他鄉,希望你和他們一樣,堅定信念,帶領江城人民的生活更上一層樓。”
“國家利益高於一切,個人享樂主義要不得,我們雖然度過了老百姓吃不起飯的時候了,但是吃細糧和吃粗糧又不一樣,這些就需要你們這些領頭羊來好好起帶頭作用。”老者開始語重心長。
“我家院子雖然不大,但也種了不少的蔬菜瓜果,紅薯,土豆,玉米這些也年年都種,對莊稼地裡的事情再了解不過。”
“既了解,那這地打算怎麼種?”
“機械化耕地,排兵列陣的種,聽農學專家的建議,加大研發力度,爭取秋收實現機械化,大規模秋收。”
“今年半年時間夠嗎?”
“夠,機械廠上班的人那麼多,總有會搞發明創造的,像是塑料風扇的成功研發,我們就順理成章能建2個廠,最少解決500個人的工作問題。”
“有這種事?”
“事在人為,有誌者事竟成,自古以來都是這樣,總得有先驅者走前麵。我的讓江城人民富起來,吃飽飯,吃好飯。”
“還有重中之重,河堤要修,總不能讓水災今年繼續泛濫下去。我們有大量工作要做,要迅速推進,要自救。”
“好,出去吧。”
顧立夏出來,被送回了房間,猜測這是準備乾什麼了,這位也是開國十大元帥之一,隻不過旁邊那位中年人也讓人不容小覷。
喜歡穿書,女配夢想做閒魚請大家收藏:穿書,女配夢想做閒魚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