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給兒子們安排城裡的工作,又張不了口。
顧立夏假裝沒看見。
“我洗,一會我就去洗。”江寒也知道,家裡孩子們一天換2身衣服,江寒也不是不洗,偶爾回來的遲,江秀早就洗好了。
中午還經常不回來。
其實家務活參與的真不多。
“子不教,父之過。淮舟和淮之禁糖果罐頭3天。全家禁止酒肉3天。花不是不讓摘,你倆摘了為什麼要捏碎?”
“好看。”淮舟瞬間感覺嘴裡的飯不香了。
“我要你好看。不多,3天。”顧立夏翻白眼,這孩子閒的沒事乾,就知道搞破壞。
不像淮序,安靜,不作妖,去了郵局就在院子裡玩,郵局院子每天帶孩子的帶孫子孫女的多了,天天都有差不多20個沒上學的小孩。
“哦。”淮舟點頭。
親媽是淩駕於家裡所有人的。
家裡親媽說我算。
顧立夏吃完先讓江秀洗漱,自己後洗漱,晾了內衣去了書房。
家裡現在已經通了電,新建的學校,圖書館,那些已經修建完畢,就是過來的居民區也已經修建的很完備了。
居民區一直修到了西城區這邊出了西城門繼續一個村一個村往下修。
所有的學校都合並,學生,老師都搬進了新建的學校。
育苗幼兒園。
春風小學。
明德中學。
像村裡隻有少數人願意欠錢住新屋,後來提了交公糧免費住,更何況未來還要交。
村裡人下定決心先住,按分好的戶口一個戶口一個房子,當然,顧立夏也是這個意思,準備今年結婚的也一樣,拿結婚證和戶口本去登記換房子。
這政策一出,村裡到了領證年紀的,都去城裡新建的民政局領了結婚證。
外麵綠化的大公園,人民公園全部都種了樹,一個廠對應一塊地,沒有廠的由派出所和各單位去種植。
現在已經修到了前麵楊家村的地界。
鄭家村烈士陵園對麵就是革委會,從革委會往城裡公安局,城建局、稅務局、衛生局、教育局、財政局、機械工業管理局。
趁著這次大搞建設,設立了民政局,林業局,糧食局,都建在了一起,就在居民區的中間,挨著派出所,圖書館這些。
修建繼續,一部分的人繼續修建城裡的住房,一部分修第一排的門麵,也就修到了村裡。
火車站也重新修建,顧立夏自己畫圖,加蓋了招待所。
這些專家一下火車就感受到了新建火車站的魅力,新,大。
招待所的房間也一樣,寬敞明亮,雙人大床,桌椅板凳,魅力無邊。
坐車一路到了楊家村的村尾。
這一群人勘測地形,坐船去了對麵。
回來就有人提了意見,不一定要走楊家村。
可以走其他地方,比如李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