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項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6月13號,五月十六,給淮序和淮舟,還有顧立夏一起過生日。
江家院子裡,不止菜蔬迎來豐收,草莓和田瓜也一樣,草莓剛紅了尖尖,就被淮序和淮之哥倆摘了一兜。
好在不酸,大家嘗了一下味,沒等3天,就開始紅上了。
淮之和淮書雖然長的一模一樣,但是性格南轅北轍,都說淮序和淮書才像親兄弟。
都一樣安靜,不像小子,像女孩。
顧立夏不管這些,誰規定的男孩就不能文靜。
淮之才1歲半,就能跟著淮舟調皮搗蛋,導致大家一眼就能看出來誰是誰。
5月18號,顧立夏的單位就搬遷了,顧立夏上班也近了,每天堅持步行去上班。
就是江秀更近,郵局就在江家村的位置,從家裡5分鐘就過去了。
顧立夏去上班需要20分鐘,每天送了江秀去單位,繼續帶著孩子們走,把孩子們都送進去學校,幼兒園,小學,初中。
孩子們都進了校門,顧立夏再折回來進單位上班。
剛開始江秀還不想送淮之和淮書去幼兒園,大家都堅持,送去了半天,淮之和淮書大部分時間都是和淮序和淮舟這2個哥哥在一起,加上這邊學校學生少。
城東那幾個學校,一個班50個學生,一個年級20個班,塞的滿滿的,住西城這邊的學生等鄭家村這邊學校修好之後又集體搬了。
機械廠對麵那個學校的校長繼續任命為中學校長。
小學找的之前廠區那邊小學的校長。
幼兒園的老師也一樣是之前小學老師。
顧立夏等城東學校建成就通知了高中畢業的老師和下鄉未就業女知青參加考核,顧立夏自己出的題。
選出了考核通過的高中老師。
考核未通過的,繼續參加初中考核,繼續小學,小學考核都過不了的直接幼兒園。
一老師隻帶一個班的一門課,學生成績不行,老師的工資也扣。
整個風氣大變。
總之,開始實施真正的教書育人,而不是敷衍了事。
當然,像是鄭家村的中學,初中部和高中部的學生都少,隻有小學,塞的人多,滿滿當當的,17個村裡的孩子們呢。
村子裡都沒有小學,隻有知青教一點,而這些近郊,等秋天以後才能滿5年下鄉時間。
顧立夏直接一視同仁,第一批知青可以參加考核,就是考過的人寥寥無幾。
既然是過生日,就用不到孩子們了,主廚是江文。
對家裡的鵝下不了手,但是對係統那裡買的都能下手。
麻辣鵝。
毛豆燒雞。
山藥排骨湯。
過油肉。
魚香肉絲。
小雞燉蘑菇。
糖醋魚。
糖醋丸子。
炒娃娃菜。
炒油麥菜。
西紅柿炒雞蛋。
西紅柿炒豆腐。
涼拌紅豆。
紅燒茄子。
魚丸湯。
葷素15個菜,2桌。
江寒也休假在家。
總之,隻要星期天,顧立夏就是吃吃喝喝,不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