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先跟大家講一講為什麼叫大家過來吧,今年圍獵,大巫師帶著東邊的諸族,共捕獲大大小小的獵物兩萬多頭,這些牲口當中,我們就占了大半。”
這個消息太讓人驚訝了,很多隊長先是一愣,隨後便狂喜。
“去年也才四千多頭!”
“這麼多……牧場放得下嗎?”
“那這樣說,部落的畜力也會增加不少了?”
熊洪抬抬手,讓大家安靜下來,繼續說道:
“目前這些牲口,還達不到畜力的使用要求,畢竟野牛也好,野驢也好,都需要不短時間的馴化,畢竟部落現在對畜力的要求越來越高,沒有幾個月的訓練,達不到效果。”
熊洪搖搖頭,“不過你說的畜力問題,隻要今年能夠把握住機會,到明年開春,的確能緩解很多,這一點大家放心。”
畜力緊張的問題,和勞動力不足的問題,一直是熊部落發展路上的絆腳石。
由於熊洪中止了對南方的高強度、大規模的探索,節約下來的畜力和勞動力,讓原本非常緊缺的畜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這些被節約下來的畜力,多數都用在了各個工坊、運輸隊以及農耕隊等一些部落重要的地方。
但大多數隊長都清楚,光靠停止一些探索,節省人力和畜力,隻是無奈之下做的取舍,並不是最好的辦法。
一方麵增加牲口數量,提高畜力的擁有基數,另一方麵消化掉部落新增加的這些人口,這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
熊洪自然知道這些,所以當熊巫的信傳回來之後,他雖然也興奮了很長時間,但得知大巫師這次並沒有帶多少已經馴化好的畜力回來後,便冷靜了下來。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能供部落使用的畜力,可不是田地裡的粟籽,種下去就有收獲。這些牲口,需要不斷的馴化和繁殖,才能逐漸達到部落想要的要求。
不過熊洪也沒有說什麼,畢竟那邊的幾個營地,尤其是朝陽營地,對畜力的需求,比熊部落本身還要緊缺。
而東邊,可是有大片大片的可用於耕種的土地的,未來幾年甚至幾十年,以朝陽營地為核心的耕種區,將為部落帶來難以估量的食物供應,甚至會超過熊部落本部這裡。
“族長,本部這裡還是很缺畜力,還有各個村子,也需要一些族人遷移過去,增加他們的種植麵積。”石雪有些擔憂,部落的耕種麵積增加,需要很多畜力,尤其是耕牛。
“嗯,這些事我已經知曉了,目前正在想辦法做調整,等大巫師回來,我再撥一些畜力給你們用。”
“那就好,我們運輸隊現在又缺人又缺牲口,再這樣下去,我們根本就沒辦法運送物資了。”熊雨得到了熊洪的保證,也放下心來。
“嗯,你們運輸隊的問題我們過一段時間再說,這幾天你們好好休息一下,正好各個村子該運的物資也先行運回來了,剩下那些糧食,慢慢來吧,實在不行,等冬季用爬犁來運送。”
熊洪搖了搖頭,運輸隊的畜力缺乏,是一直以來就困擾部落的問題,為此熊洪已經讓熊傑熊木去研究木質軌道車、滾軸,就是要提高畜力的使用效率,節省畜力。
要不是這樣,現在畜力緊缺的問題會更加突出。
“今天叫大家來,不是為了討論畜力的,而是大巫師這次回來,不止帶五千多頭牲口,還有來自東邊諸部的族人,他們大部分都是來我們這裡學習的,至少要學到明年夏季,這段時間,我們要妥善安置好他們,同時,也可以利用這次機會,讓他們對熊部落產生好感。”
熊洪的想法很是簡單,來了這麼多人,熊部落又是免費提供住宿,又是免費提供吃飯的,自然要想辦法從他們身上“榨取”一些能用的東西,比如可以讓這些小家夥們以“實踐”的名義,來幫助部落乾一些簡單的事情。
畢竟紡織坊裡麵的績線、紡線,農耕隊裡麵的堆肥、起壟、篩種,磨坊裡的磨豆漿、粟籽脫殼……這些簡單重複的勞動,就可以讓他們去參與參與,也可以借此讓他們了解熊部落的生活方式。
當然這些現在並不重要,隻要帶回來,熊洪有九種方法能夠讓這些人“心甘情願”地去按照部落的需要去做事,九種。
熊巫在信中寫的很清楚,此次回來,帶回的牲口中,裡麵接近三分之一,都是馴化過、養殖過一年的。
也就是熊洪去年圍獵得到的那一批牲口。
即便如此,他們帶著這麼多牲口也走不了多快,沿途還有各種野獸可能的襲擾,所以熊洪今天第一件要安排下去的事情,就是準備讓水草從水村帶隊出發,前往接應。
“族長的安排很是妥當,大巫師的確需要前去接應,”熊大點了點頭,對這個做法很是讚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