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肖金驊追加投資!駱山河新官上任!
“追加投資五十億?你確定?”
趙瑞龍有些詫異的停下腳步。
“當然確定!”
肖金驊一臉認真,語氣肯定。
“為什麼?”
趙瑞龍眉頭微蹙,很是好奇的說道:
“你原本就已經承諾投資五十億了,現在又追加五十億。”
“一百億呀肖總,哪怕再過二十年,也不是一筆小數目!”
“你總不至於就因為試駕了一個多小時,參觀了各個實驗室,就一時衝動想追加投資五十億吧?”
“而且你是取得過燕京大學計算機學碩士的金融天才,你應該很清楚要把車造好,還要燒很多錢。”
“哪怕成功了,還要花不少錢建生產線、構建供應鏈、打造營銷售後體係,最後才能開始賣車。”
“而且就賣一款車肯定還不夠,還得投資研發很多車型,以至於回本盈利要等很久,你確定等得起?”
肖金驊回頭看了一眼其他人。
眾人很識趣的,停下了腳步。
等坐上了觀光車,肖金驊才背對眾人,向趙瑞龍解釋道:
“趙總,我先說結論!”
“我等得起,而且追加投資五十億,絕不是因為一時衝動,我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另外,我也是學理工科的,我知道越是功能先進的工業產品,越是需要嚴謹認真。”
“我也很清楚,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未來汽車科技程度會越來越好,甚至會像電子產品一樣更新換代極快。”
“因而在起步階段,就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把各方麵的基礎打牢,後續才能快速利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完成更新迭代,確保持續領先。”
趙瑞龍掏出香煙,遞給肖金驊一支。
“然後呢?”
肖金驊先給趙瑞龍把煙點著,然後自己點煙抽上。
望著對麵的遮雨棚下,正在充電的幾輛試驗車,悠然說道:
“在說我為什麼要追加投資之前,我先講講我為什麼在天海,跟您沒聊多久就承諾投資五十億吧!”
“其實,來天海之前我們素未謀麵,我不了解趙總您,但以我的家庭背景、學識經曆,我還不了解咱們龍國嗎?”
“這數十年來,咱們龍國下定決心要做成的事,哪樣沒成功?一窮二白,不也照樣勒緊褲腰帶,造出了原子彈?”
“既然功勳卓著的錢老,早就結合咱們自身國情與未來行業發展,提議要走新能源汽車路線,對西方實現彎道超車。”
“高層又支持漢東大力發展高質量經濟,大搞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便已經成了國家意誌!”
“如今國家財政不夠寬裕,沒法斥巨資大力投資,但既然趙總您有錢又有想法,那就讓各大單位聽你調遣指揮,也算是從其他方麵,支持你搞新能源汽車了。”
“等車造出來了,等咱們國家也更富裕了,一定出台各種政策加以扶持,比如民眾買車減免購置稅、車企製造符合標準的新能源車可獲得補貼、安裝充電樁可享受補助等等。”
“所以我十分篤定,儘管咱們現在汽車工業落後於西方,汽車市場規模也不太大,但我相信在國家意誌的強力推動下,新能源汽車行業未來必然會蓬勃發展、迅猛崛起。”
“而大力發展高質量經濟與軍民融合發展戰略的漢東,本身就給了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的沃土,趙總您又背景雄厚、想法超前,我想提前入局以便將來分享紅利,當然最好就是跟您合作!”
趙瑞龍默默點頭。
燕京大學畢業的雙碩士學位高材生,果然不一樣,思路清晰、眼光獨到。
而且他家庭背景還很強,爺爺曾是財政副署長,自然讓他嗅覺敏銳、消息靈通。
既然知道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是國家重要戰略,那麼跟自己這個漢東太子爺合作,便是最好的選擇。
投資入局越早、投資力度越大,將來分享發展紅利,才能賺得越多。
呼~
肖金驊長長的吐了一口煙氣。
“至於五十億已經不少了,我為什麼還要再追加投資五十億。”
“當然是因為我今天來到了這裡,我親自瘋狂試駕了一個多小時,我還親眼看到了,你們是真的在用心造車。”
“有誌者事竟成!這個世界,從不缺聰明能乾的人,但卻很少有踏踏實實做事,把一件事認真細致做好的人!”
“我始終相信老天爺是公平的,付出就一定會有收獲,您趙總砸了那麼多錢、費了那麼多心思,沒道理不成功!”
“咱們龍國儘管被西方各種封鎖,核武器、洲際導彈、各種衛星都能造出來,真要不惜成本下苦功夫,又豈能連汽車這種民用交通工具都造不好?”
“所以我認為咱們付出了真心和巨資,研製的新能源車一定會成功,而且一定能在技術上領先全球,顛覆全球汽車消費市場格局,也不過是早晚的事!”
“更何況,趙總您作為趙書紀的寶貝兒子,您都敢源源不斷的投資,勞心費神的指導,我家世背景和身家財富還不如您,我還有什麼道理,不追加投資,多出一份力呢?”
趙瑞龍笑而不語,默默點頭。
心裡不禁暗想。
肖金驊能混成公認的龍國首富,也確實有點能耐。
有天賦,還有背景,本就已經超過很多人了。
偏偏還有當機立斷的魄力,這就更加優於常人。
不過……
五十億也好,一百億也罷。
趙瑞龍並不在乎,肖金驊投資多少錢。
最在乎的,還是他支持國產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態度。
畢竟肖金驊,不僅僅代表他自己和他肖家,還代表著一大幫燕京人。
趙瑞龍從來就沒想過要賺多少錢。
他在乎的,是能不能團結更多的力量。
以便讓父親趙立春進步,讓自己逆天改命!
“好,一言為定!”
……
燕京。
葛鈞山提前下班回到家中。
一進門,便循聲直奔廚房。
“山河呢?”
“應該快到了吧!”
正炒菜的駱春霞,順口便問道:
“組織部那邊,真不打算派人送他去漢東嗎?”
葛鈞山一聽這話,就有點來氣。
“按照慣例,是要派個副部陪他一起去的,結果你弟倒好,說沒必要搞得那麼隆重。”
“不僅不讓人送行,還給漢東的吳春林打電話,說不要派人到機場接機,我都不知道他到底怎麼想的。”
駱春霞把菜鏟起來裝盤,遞給葛鈞山。
“我弟那脾氣,你又不是不知道。”
“他不喜歡搞排場,特彆厭煩形式主義。”
葛鈞山重重冷哼一聲。
“這是形式主義嗎?”
“他這可是去漢東擔任紀監書紀。”
“這麼重要的職務,這麼高的級彆,是組織部派人陪同、漢東省派人接機,是本該有的待遇!”
駱春霞一邊刷鍋一邊笑道:
“但迎來送往,並不是明文規定必須要有的呀!”
瞥了一眼氣得不行的丈夫葛鈞山,駱春霞連忙笑道:
“好啦,彆生氣了,他不喜歡就彆勉強。”
“再說了,漢東省現在大力轉變工作作風。”
“許多人都知道,漢東那邊的公務人員,不僅不能公款吃喝,就連有喜事都不能禮尚往來、大擺宴席。”
“山河他這是去漢東當紀監書紀,他豈能不以身作則?一切從簡,不大搞排場的接待,才能符合他的身份嘛!”
這一番話,自然懟得葛鈞山沒話說。
因為漢東省上下,積極轉變工作作風,認真踐行黨紀國法,履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不僅深受老百姓歡迎,也很受許多老同誌的認可,是無可挑剔的正義之舉,誰敢站出來說個不字?
作為漢東一把手的趙立春,更是親自做表率。
不管是下基層考察走訪,還是到各單位視察工作。
都不搞大排場,不烏泱泱的一大群人,浩浩蕩蕩的一大批車隊。
公務接待不僅嚴格禁酒,而且厲行節約,絕不胡吃海喝,不礦泉水瓶裡裝茅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