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立春哈哈大笑。
他原本還很擔心,兒子會暴跳如雷。
畢竟彆說權貴子弟了,任何人都不喜歡被人曝光坐過牢,被叫勞改犯。
況且惠龍集團能有今天的龐大規模,兒子傾注了太多精力,投入了太多資金,跟心頭寶似的,結果卻被香江《鏡鑒周刊》抹黑。
結果現在……
兒子並沒有氣急敗壞,反而嫌《鏡鑒周刊》的文章寫的不夠好,竟然想要自己提供點素材,好寫一篇文章回罵某些人。
“爸你笑什麼呀?你深耕漢東這麼多年,肯定掌握他不少黑料……”
趙瑞龍話沒說完,就被趙立春打斷了。
“他是從蜀川調過來的,我對他還真不是很了解。”
趙瑞龍急問道:“那咱們身邊,有誰很了解他?”
趙立春道:“這我就不知道了,當初是鐘正國把他調來的。”
一聽是鐘正國……
趙瑞龍頓時笑了。
這不巧了嗎?
鐘小艾現在就在惠龍集團啊!
“行,那我知道該找誰打聽了。”
“等一下!”
趙立春一忙喊道:“之前跟你探討寫方案寫報告,我就知道你水平不低,你要是一出手,肯定比《鏡鑒周刊》罵得更有水平。”
“不過我覺得,既然你都不生氣,那就沒必要罵回去,否則不僅容易引發一場無休止的隔空罵戰,反而還顯得自己格局太小,跟小人一般見識。”
趙瑞龍眉頭一挑。
“聽你這意思,你是有更巧妙的手段?”
“那肯定的啊!”
趙立春笑嗬嗬的說道:
“難道你忘了,我這一趟來燕京,是乾嘛來的?”
“咱們漢東要為那麼多新法律充當試驗田,必然又要引發不小的風波。”
“試得好,頭功當然是咱們的,要是試不好,不就正好拿他當替死鬼嗎?”
跟寶貝兒子聊天,趙立春自然就沒那麼多顧忌講究。
不僅不打官腔,而且還說得非常直白。
而他這簡單一番話,頓時讓趙瑞龍茅塞頓開。
薑,果然還是老的辣!
趙立春從政二十多年,自然也鬥爭了二十多年。
這麼多年裡,積攢的鬥爭經驗,自然無比豐富。
一般人的思維,是遭受了敵人打擊,就要奮起反擊。
但趙立春的‘反擊’,卻是發揮自身職務級彆更高的優勢,將‘敵人’當做工具利用起來。
這樣不僅可以坐享其成,出問題還能有人背鍋,比直接一杆子打死,顯然不知道高明了多少倍。
至於反抗……
怎麼反抗?
官大一級壓死人!
更何況趙立春,還是漢東一把手。
在漢東這片地界上,他掌握著絕對權力。
再加上漢東肩負著,發展高質量經濟與軍民融合戰略的試點重任。
既然是試點,那麼推行一些新政策、頒布一些新法律,又有什麼不對?
某些人難道還能違抗命令嗎?
要真敢抗命不遵,那反而給了父親趙立春,將其拿下的理由。
所以……
什麼是陽謀?
這就是無解的陽謀!
把‘敵人’最大化壓榨利用,顯然比罵個狗血淋頭更好。
即便把人罵得氣了個半死,也隻是一時痛快。
不僅沒啥實際好處,反而會被外省人看笑話,覺得漢東的班子不團結。
而讓敵人明明心懷不滿,卻還不得不聽命辦事。
做好了沒獎勵,做錯了還要挨罰。
不服氣,還能名正言順的收拾他。
這樣顯然更爽啊!
想到這兒,趙瑞龍忽然明白。
難怪一心想要進步的祁同偉,那麼想要找靠山。
現在想想,在體製內混,光有能力是真不行。
就像他說的,英雄在權力麵前,不過是工具而已。
隻有依附於更大的權力,才能得到賞識重用,才能平步青雲。
否則就算血戰孤鷹嶺,成了個身中三彈的緝毒英雄,又有什麼用?
至於得罪了更有權力之人。
在對方被調走之前,就彆想有出頭之日,能不被整死就算不錯了。
就像現如今。
霍思騰即便貴為京州市一把手,職務級彆也不低了。
但是相比於父親趙立春……
他依然宛若螻蟻一般,可以被輕易碾壓。
要對趙家人動手,也隻能借題發揮,對杜伯仲下手。
要對趙家潑汙水,他也隻敢借助香江的報社《鏡鑒周刊》。
他隻敢玩一些小動作,哪敢明麵上針鋒相對?
可即便如此,隻要父親還在漢東一天,他彆說進步了,隨時都有可能被整。
這也是為什麼原劇中,吳慧芬曾勸過高育良。
麵對深得高層信任,空降漢東的一把手沙瑞金,必須要擺正位置。
她說一把手的指示,理解要執行,不理解也要執行,跟一把手對著乾,絕沒有好下場。
對此,當時已經是漢東三把手,權力也不小的高育良也隻能滿臉無奈,說他不反對一把手,可一把手要整自己,整起來還不露聲色……
“好好好,這招是真的好,比發文章罵他一頓爽得多啊!”
趙立春笑道:“這下徹底不生氣了?”
“生氣啥呀?我又不是小孩子,早就知道發生任何事,都沒必要把自己氣得夠嗆,那樣傷不到彆人,反而讓自己不舒服,又何必呢?”
看到秦霜將一摞文件抱進來,趙瑞龍頓時暗呼不妙。
“行了,爸我不跟你多說了,二姐滯留米國還沒回來,集團好多事都要我處理,你也趕緊忙你的事吧,回來咱倆再聊!”
“好,我估計明天就回來了,你要是忙不過來,就讓你二姐回來吧,我估計米國那邊,已經不可能再發生劫機事件了。”
“那肯定的呀,事發後米國都加強安保檢查了,不過那邊正深夜,她估計正睡覺呢,我還是等晚上再給她打電話吧!”
“好,那你忙吧,我也要準備去開會了。”
趙瑞龍嗯嗯兩聲,掛斷電話後接過秦霜遞來的第一個文件夾。
“這是龍國鐵建,關於燕滬高鐵一期項目的施工進度報告,以及請款資料。”
“後麵的呢?”
“基本都是請款,有航空發動機、半導體、通信……”
趙瑞龍唇角微抽。
難怪二姐說她壓力大。
一處理文件,基本就是被各種要錢。
這他媽每天都花錢如流水,誰能不壓力大?
而且集團規模越來越大,除了投資入股的企業之外。
隨著不斷的兼並重組和人才招募。
光是本集團的人員規模,就已經突破十萬大關。
即便就按十萬人來算。
薪資待遇本就是漢東業內最好,而且所有人還都要交五險一金。
這十萬人當中,還有相當一部分,是科研型和技術型人才。
特彆是研究微電子、開發係統軟件、搞高鐵大飛機的。
這些高薪招聘的高級人才,哪一個不是月薪過萬?
即便還有不少,隻是生產線上的普通工人。
但平均每個人的薪資待遇支出,差不多就要六七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