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州。
航空發動機研製基地
商務車剛駛抵基地門口。
趙瑞龍便接到了鐘小艾電話。
“趙總,我跟邱女士談了。”
“她說我們接二連三派人找她,確實很有誠意。”
“再加上她跟杜伯仲,也是多年的老同學,當年就瘋狂追求過她。”
“所以她可以諒解杜伯仲酒後衝動,對她的冒犯,但她有一個小小的條件。”
趙瑞龍一手解開安全帶,一手拿著手機。
“什麼條件?”
鐘小艾回答道:“她想跟我們合作生產鑽石。”
趙瑞龍眉頭緊鎖。
“啥玩意兒?生產鑽石?”
“咱們惠龍集團,什麼時候做鑽石生意了?”
“而且咱們連礦產生意都不做,也沒有鑽石礦啊!”
鐘小艾連忙解釋:“不是,你誤會了,她不是要跟我們一起開采和銷售鑽石。”
“我也不知道她從哪兒得知,咱們投資控股的龍芯集團,在研製生產高性能芯片過程中,產生的碳化矽廢料很像鑽石,但純度卻更高。”
“她想跟我們合作變廢為寶,研發一些新工藝新技術,通過摻雜一些金屬元素進去,將原本不要的碳化矽廢料,變得跟天然鑽石一模一樣。”
趙瑞龍恍然明白。
“哦,原來她想合作一起生產人造鑽石啊!”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負責搞定技術,她負責搞定銷售?”
鐘小艾連忙道:“是的,不過她說具體的合作形式,還是想跟你當麵探討研究。”
“她說咱們可以合作成立一家公司負責生產銷售,也可以直接把做好的廢料賣給她,她自己負責後續的加工銷售,具體怎麼合作,取決於你。”
趙瑞龍嗬嗬一笑。
“取決於我?這態度轉變得真夠快啊!之前我讓汪律師和常成虎去找她,她還強硬得很,沒想到現在居然跟我如此客氣了!”
季昌明這隻老狐狸,果然還是沒有預料錯。
生意人本身就看重利益。
況且這個姓邱的女人,還是在香江出生長大,然後去西方留學工作。
她的思維方式和思想觀念,顯然隻會更開放也更現實,有了足夠的利益,哪還能強硬?
鐘小艾笑道:“可能她就是想連著拒絕兩次,既試探咱們的誠意,也抬高自己的談判地位吧!”
“而且把造芯片不要的廢料,變成價格不菲的鑽石,這生意真要做成了,恐怕比販毒還暴利!”
趙瑞龍冷然一笑。
“要不是比販毒還暴利,你覺得她會輕易諒解杜伯仲?”
“不過我最近忙得很,這會兒才剛到呂州,後麵連著要出差好幾個地方,沒時間跟她見麵談這麼一筆小生意。”
“這樣,你讓龍芯集團的錢工跟她對接,想讓我們攻克相關技術工藝可以,但她必須跟我們簽長期供貨協議,價格還不能太低。”
叮囑兩句後,趙瑞龍掛斷電話,迅速開門下車。
“老萬,你去市區找一家好點兒的蛋糕店,訂做一個女孩子喜歡的雙層生日蛋糕,晚上八點之前送到惠龍賓館。”
“要不要再訂兩束鮮花?”
趙瑞龍一怔。
很明顯,萬奎鞍也知道今天是高小琴姐妹倆的生日。
“可是訂了花,又豈能不買生日禮物呢?”
“這一時半會兒的,我也不知道該買什麼。”
萬奎鞍笑道:“那要不就買兩套好點的化妝品?”
“行,這事兒就交給你去辦,回頭花了多少,找我報銷。”
拿出證件,趙瑞龍徑直走向基地大門。
國產大飛機要想早日首飛,配套的航空發動機自然要抓緊時間研製。
否則找西方企業合作,不僅要花時間走申請流程,好不容易通過後還要花高價買,而且買到的還不一定是最先進可靠的。
當然最難受的,莫過於為了延緩龍國國產大飛機的研製進度,西方可不會密切配合大飛機的研製,發動機的交付也必然會慢的要死的。
想要不受製於人,國產發動機當然就要又快又好的研製出來。
作為龍國商用發動機集團總經理的蔡曉樺,顯然也很清楚這一點。
自從他走馬上任以來,就一直緊抓研發進度。
隻要不出差,他吃住都在基地裡。
由於立項研發以來。
既有趙瑞龍提供詳細資料,又有無比充足的經費。
再加上協同攻關的眾多單位,研製生產軍用發動機也很多年了。
所以首款國產民用渦扇航空發動機,研製進度比趙瑞龍預料的還要快。
以至於當他來到總裝車間,首台試驗樣機都已經基本初見雛形。
不過就算樣機弄出來了,距離正式定型也還早。
最耗時耗力也耗錢的各種試驗還沒開始。
一款航空發動機,之所以從立項研製到最終定型生產,動輒耗費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時間。
不僅僅是因為本身就技術複雜、生產製造困難,還因為研製單位,往往還受限於人力和財力不足。
沒有足夠的人才,沒有明確的設計方案、豐富的工程實踐經驗。
那麼在設計和試驗階段,就要耽誤不少時間。
如果要反複修改、反複試驗,自然就會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經費。
當然。
要是財力不足,那就問題更大了。
航空發動機的零部件,又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在市麵上買到的。
即便以前因為生產製造航空發動機,已經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供應鏈,有各種各樣的廠家。
但是新的發動機,性能要求不一樣,意味著設計也不一樣,不可能還全用以前老發動機的零部件。
零件廠商們要根據新圖紙、新要求,進行相關的技術研發和生產線調整,要是沒錢,誰給你弄?
尤其是航空零部件還特彆的複雜、對材料和工藝的要求又很高,很多環節都需要重新調整。
甚至就連生產用的各種模具和夾具,都要重新定製生產。
這一係列的配套調整,主機廠不把錢給夠可不行。
否則萬一忙活半天,最後隻訂購幾套用於研發試驗,這不虧得吐血嗎?
而即便完成了設計,也找齊了零部件廠家供貨,最後組裝生產出一台航空發動機,光是生產成本,就少說也要好幾百萬。
即便進氣道、壓氣機、燃燒室等主要部件試驗都很順利,做整機試驗、環境試驗、飛行試驗等等都需要很多很多台發動機。
隻有不斷的試驗,才能測出發動機,是否承受得起各種惡劣的工況環境,比如劇烈的溫差變化、高海拔、高濕度,以及遭遇暴雨、冰雹、飛鳥撞擊等等、
這些試驗就算特彆特彆順利,沒有搞報廢很多台。
可航空發動機,還是超級油耗子啊!
每小時的油耗,按噸計。
隨便一開機,測試一個小項目,都是萬元起步的開銷。
所以沒有強大的財力,根本研製不出優秀的航空發動機。
也正因如此,全世界能研製航空發動機國家屈指可數。
人才儲備、工業基礎、經濟實力,三者可謂是缺一不可。
不過這三大要素,對龍國商用航空發動機集團來說都不缺。
他們甚至還有一大重磅利好。
那就是趙瑞龍!
他能提供全套的詳細研製方案,並提供準確的科研指導。
這對他們來說,就相當於能少走很多年的彎路錯路。
不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成本去試錯。
研發速度,自然如同開了外掛一般。
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