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荊軻,燕王喜是有所了解的,他十分放心。但是妊峰這麼一個屠狗的商戶,他是真的看不上,還是名門之後更讓他放心。
笑話,一個屠狗的,能鬨得明白怎麼殺人嗎?秦舞陽可是十三歲就殺人的人,常人都不敢正眼看他!
第二就是防備燕丹,秦舞陽是燕王喜的死士,無論屠龍之事成與不成,都做好把鍋甩給燕丹的準備,絕不會給燕丹把燕王喜拉下水的機會,這隻需要喊一嗓子就夠了。
第三就是做著事成之後,收攬大功的準備。
屠龍可以成功,自然是因為一切都是在寡人的運籌帷幄之下才成功的。
秦舞陽如今不過二十六七歲,出身燕國名門,其祖父秦開是名傳天下,舉世聞名的名將強將!
秦開乃燕昭王之臣,其曾為質東胡,借機掌握東胡風土人情,軍事地理等情況,後伺機回國為將,領兵大破東胡,為燕國擴土一千餘裡。
驅逐東胡後,秦開動員軍民大修障塞,西起造陽,東到襄平,修建起長達兩千多公裡的燕國北長城,在廣袤的新土地上陸續設立上穀、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用以防禦東胡。
之後,箕氏朝鮮蠢蠢欲動,望向神州。秦開更是直接率軍向東,渡過遼水,悍然進攻朝鮮半島的箕氏朝鮮,打的箕氏朝鮮哭爹喊娘,再次擴土兩千餘裡,直達滿番汗。箕氏朝鮮要不是跑的夠遠,當場就被滅了。
至此,燕國在東部已經據有遼寧全境及朝鮮半島部分地區,徹底成為東北霸主。箕氏朝鮮因此一蹶不振,越發衰弱。
經此之後,燕國在幅員上一躍超過趙、齊、韓三國,僅次於秦、楚兩國,在列國中位居第三(僅限土地麵積)。
秦開可以說是整個燕國八百年來穩進前三的名將,強將。他和燕昭王君臣一心,君賢將強,相互成就千古功業。
秦舞陽就是這樣聽著祖父的光輝事跡,偉大功業長大的,他一向最是尊崇其祖父,以其為畢生偶像。
畢生夢想,就是像祖父那樣南征北戰,縱橫馳騁,建立起令人千古傳頌的功績,名留青史,萬古流芳。
為此他自幼便努力修行,雖然吃不了什麼苦,讀的書也少了些。
他看不上讀書,隻覺得大丈夫還是要金戈鐵馬,衝鋒陷陣才是正途!也因此修為終是還過得去的,不比大家精英弟子差。不過因為他是家中嫡子,生活優渥,也輪不到他上戰場。
其成年以後,因其家世,直接便去了王宮作為燕王喜的問政舍人,類似於嬴政的侍中,成為了燕王喜的心腹。
這次的大事,燕王喜便交給了他來做。燕王喜拿捏這麼一個年輕人,自然是手到擒來。隻是一個名傳天下,名留青史就刺激的秦舞陽暈頭轉向,將生死拋於腦後。
燕丹為這個臨陣換人的做法,氣的火冒三丈,可是終究還是沒辦法,隻能忍了。並且還要積極與秦舞陽溝通,將秦舞陽也拉上自己的戰車。
這等大事,瞞著副使是不可能的。
而且,多他一人總比少他一人要好,秦舞陽修為也算高超,算得上是一個好的助力。
但是出乎燕丹預料的是,在悄悄透露秦舞陽這次入秦實際是要屠龍的時候,秦舞陽雖然有些驚訝,但是竟然一口答應了下來,不止是沒有恐懼,甚至還有些躍躍欲試。
對於秦舞陽的忠誠,燕丹並不擔心,秦家四五代人都是燕國的貴族,世代重臣,不可能有彆的心思,但是秦舞陽這麼乾脆,燕丹還是心中不安。
再三試探過後,確定秦舞陽滿腦子想的隻有留名千古,這才徹底放下心來。
唉,這貨色靠不住了,看來還是隻能全靠次非了。
而且,父王想必是清楚自己的謀劃了。
這一切太順利了。
財力的支持,隨意進出的寶庫,使臣的人選,割讓土地城池賀禮的厚重,這一切都證明,自己做的一切都有著父王暗地裡的大力支持。
這一切都是為了讓自己可以毫無顧忌的放手一搏。
是啊,沒有父王的支持,怎麼可能做到現在的一切呢?
雖然得到了支持,但是燕丹現在卻是心如冰雪一般寒冷。
父王、父王,你是又要放棄我了嗎?
就像曾經一樣。
荊軻對於副使換人一事,是有喜有愁。
喜的是好兄弟的性命留下了。
愁的是換的這個人,怕是不太靠得住。
最終也隻能一聲長歎,時也命也。本也就隻是為了加一道保險,就當做從始至終沒有幫手吧,人終究還是隻能靠自己。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