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適應他們的口味,溫梨特意做了辣和不辣兩個口味。
一動筷,寂靜了一會兒的飯桌上,頓時就傳出幾聲燙嘴和辣嘴的哈氣聲。
“呼呼,好吃,就是,就是有點辣嘴。”
錢太妃吃不了辣子,之前在水光村嘗了一次,辣得嘴唇都腫了。
奈何她對那辣嘴的鍋子割舍不下,越辣嘴她越想嘗試。
愉太妃看她辣得眼淚都出來了,連忙幫她倒茶水。
“姐姐吃不了辣子,吃不辣的鍋子不就行了,非得逞強。”
“不是逞強,是這味道好吃,菌湯那鍋沒味道,還是這個濃韻。”
“話說你不是江南之地出身嗎?你怎麼一點都不怕辣。”
愉太妃怔了怔,笑著解釋:
“沒人規定江南出來的就吃不了辣子呀,我外祖家在北地。”
“我自然是能吃得一些的,倒是姐姐,你照理應該能吃辣子,怎麼也被辣成這樣?”
錢太妃擺擺手,“我從小在盛京長大,甚少吃辛辣的食物。”
“那我們兩個剛好反了一下。”
小皇帝經常蹭飯,加上小時候在北境生活,骨子裡就潛藏了一些能吃辣子的本事。
他狂風席卷,吃得停不下來。
反觀這桌,因著太皇太後在,飯桌上安靜得很。
溫梨也循規蹈矩的,沒敢放開。
瞧出這桌上的拘謹,太皇太後吃了幾筷後,夾了一片晶瑩剔透的肉片問溫梨:
“梨兒,這肉是怎麼做出來的?有一股木炭味。”
“上次哀家就想問了,轉頭就忘了。”
“母後吃不慣這個味道嗎?”
“這叫臘肉,用鬆柏樹熏烤出來的。”
“我以前在村子裡的時候,每年殺了年豬,都會熏上一隻。”
“熏過的臘肉,能存放很久,吃一整年都不會壞。”
“不像鮮肉,宰殺後兩三天內一定要吃完。”
“您要是吃不慣,可以吃些青菜。”
太皇太後笑笑,與她回道:
“哀家挺喜歡吃的,味道一開始確實有些衝,吃慣了也就品出它的獨特來。”
“肉質緊實,一點都不油膩。”
“你既然會做,怎麼不開個鋪子,把這種肉放到鋪子裡去賣?”
“京都賣這種肉的商鋪不多,大多是行走的腳商偶爾過來賣一賣。”
“不過口味應該是沒有這麼細膩好吃。”
溫梨微訝,驚奇地問道:“母後您怎麼對都城的商市這麼了解?”
“被您這麼一提點,倒是個可以嘗試的法子。”
“等春耕忙完,我找三嫂合計合計。”
徐姑姑笑著答道:
“娘娘聽政的這幾年,每個月都會讓奴婢去街頭逛一逛。”
“了解一下商賈民情,自然是能知曉得一清二楚的。”
溫梨頓生佩服。
掌權者能隨時關注百姓動向,不隻是端坐高台指點江山。
這是真的在用心打理江山,放到哪一個朝代,都是難得的明君。
將話茬打開,桌上不再那麼緊張拘束後,太皇太後轉頭問身旁的黃嘯:
“黃公子能吃得慣這個鍋子嗎?”
“你出生在北麵,應該也是能吃的吧?”
黃嘯放下筷子,謙恭地回道:“能的,屬下很喜歡,多謝娘娘關懷。”
“白日聽聞了一些你的事情,哀家好奇,想多了解了解你,不知能否問一問你家中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