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超過了六米,看來還需要在這下麵,搭建上一個支架才行。”
陸離站在氣囊的下方,抬頭看著上方被繩網束縛著,無法繼續往上飄飛的氫氣囊。
很快就估算好了。
這個氣囊距離地麵的高度。
按照他計劃好的控製室尺寸,這個離地距離明顯有些太高了,至少需要在下麵搭建一個,達到三米左右的支架。
不然操控區的高度越高,那麼受到氣流的影響也會越大,甚至是橫向穩定性也會越差。
隨後。
陸離就拿著斧頭和獵刀,往附近的山林方向走去,就近砍伐了一些樹木回來。
然後揮動鎢鋼兵工鏟。
在地上挖出一些土坑,把這些砍伐回來的樹木,樹立起來固定在氣囊的下方。
位置大概在中間區域。
畢竟想要飛艇足夠穩定,那麼就需要在它中心區域,構造一個質量足夠的重力點。
就像之前的那個實驗性氫氣囊。
因為固定了一塊石頭的緣故,因此不管它怎麼飄飛,甚至是受到氣流的影響。
都能一直保持那塊石頭。
始終的朝向地麵。
不過。
這個超超超大號的氫氣囊,與之前的小號氣囊不同,它的形狀並不是一個像氣球一樣的球形。
因此。
受到重力點的影響,氣囊呈現出來的狀態,也會明顯的變得不一樣。
當然。
這完全難不住陸離。
他在鋪設繩網的時候,就將氣囊和繩網的位置,給一口氣的調整好了。
現在他隻需要數一數繩網,主繩索的數量,就可以很快的找到中心點的縱向位置
唯一比較麻煩的就是橫向方位。
而陸離想到了辦法,就要更加的簡單了,隻是用一根細線和石頭,從緊貼著氣囊的位置垂落下來。
再以兩側的細線為起始,與縱向方位的中心線交叉,就可以很快的找到中心點。
之後在以中心點為邊界點。
分彆從兩側擴展出兩個,直徑較大的圓形,並且以這個邊界點為重合點。
陸離就能在這兩個大圓裡麵,將操控室和生活區域的位置,非常精確的確定下來。
“不是……陸神這是在做什麼?這個氣囊不是已經充滿氣了麼?他難道不是應該連接上橡膠軟管,將裡麵的氫氣放出來使用就是了麼?!”
“話是這麼說沒錯,但是……這個氫氣球飛的明顯有些太高了,陸神一定要搭建出一個架子,才能將橡膠軟管連接上去不是?”
“你彆說你還真彆說,有了這麼大的氫氣囊,隻要不是溪水凝結的冬季,陸神就不出去收集木柴,也能有源源不斷的燃料可以使用。”
“就是這東西這麼大,而且還是使用的橡膠,短時間或許還沒什麼問題,但時間長了之後,構成氣囊的橡膠,估計就會逐漸的出現老化,然後漏氣什麼的……”
“我還以為多大個事兒呢,這完全就是小意思,難道陸神就不知道,每間隔一段時間,就在這個橡膠氣囊的表麵,塗抹一層橡膠溶液麼?”
直播間的彈幕飄飛。
他們看著陸離不斷的收集木頭,在氣囊的下方搭建架子。
完全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