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時間接近七月的時候,幽燕地區的戰事終於接近了尾聲,魏軍分成了三個軍團,陳平帶著步卒東征平州,楊盛領著西涼騎兵攻下昌平,拿回居庸關,李正然部則是把北邊的防線推到了景州。
全軍的主帥依然是李易,自從收複北平後,顧懷就沒有再去前線,他好像真的準備讓李易成為北境的下一任戰略主帥,諸如兵力的調配、戰略任務的製定都是由李易接手,而李易也給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在遼人南京道空虛、後方兵力短時間不能支援過來的前提下,用最穩妥的方式收複了環繞幽燕之地的數百裡長城。
在這個過程裡,如今已經歸屬在北境軍事體係下的將領們紛紛綻放出了屬於他們的光彩,能和李易被共稱為“北境雙壁”的陳平自然不用多說,能讓他獨領大軍遠征平州,本就是他能作為方麵之將的證明,而諸如李正然、武安才、楊盛郭図,乃至於在一場場戰事裡脫穎而出的各級將領,也將他們的聲名在這片大地上傳播開來。
隻可惜他們終究是隻能負責戰役任務的將領,諸如李易那樣能接過大任的帥才,目前還沒能發現第二個也許陳平會是一個,但底層小兵的出身實打實地限製了他的眼界,如果不經曆個幾年的沉澱,以及接連大戰的成長,或許很難再走出這一步了。
原本這個收複幽燕的過程會長達數年,魏遼兩國會在這條戰線上拚命消磨各自的國力,各種各樣的戰役以及將士們的傳奇故事甚至能被譜成一部《北征傳》,但誰讓遼國十七萬大軍敗得太快太過徹底,導致此地幾乎再無防守力量,在北平城北攻破後,此地遼人最後一絲抵抗的意誌也被徹底瓦解,三路大軍幾乎是摧枯拉朽地完成了出征前帥帳議事時布置的軍事任務,大魏的國境線,自此由河間真定一線轉到了環繞幽燕的長城。
由此,整個幽燕地區終於重回漢人的懷抱,而就在李易接到景州告破軍情的第二天,一支過七萬人的遼國大軍,終於是趕到了灤河區域,與在遵化長城駐防的魏軍遙遙對峙,可以預見的是,一旦魏軍再試圖把防線往北推進,那麼一場不會給雙方任何喘息機會的戰役就會在灤河附近爆發。
李易終究保持了理智,他清楚白溝河一戰的戰果能達到這個程度已經足夠大魏消化很久了,再繼續和敵軍大戰,贏了固然能獲得更多休養的機會,但輸了剛剛到手的幽燕地區說不定又要吐出去,如今魏軍占領的區域幾乎是如同一把尖刀插進了遼國的國境,如果沒有足夠防禦四周的長城,要維持這種飛地隻會拖垮整個北境,幽燕地區北麵幾乎直麵草原,西側是遼國的西京道,北側則是東海與遼國上京,無論哪一麵貿然開啟戰事,接下來整個邊境防線估計都不會安穩。
一念至此,李易也壓下了麾下將領們的求戰聲,果斷地開始收縮兵力構築防線,不求繼續推進,隻力圖防守住接下來遼國支援兵力到達後的數次反撲,然而讓他意外的是,遼國的軍隊開拔到長城外後,隻是與魏軍遙遙對峙,卻並沒有下一步的動作這不可避免地讓李易想到了些什麼,於是一封加急的軍情便以最快的速度送回了北平。
“所以,李易是覺得遼國國內出了問題,遼國的那位陛下才會認下南京道淪陷的結果,並不打算貿然開戰?”
北平城內臨時搭設的府衙內,顧懷看著軍情文書,若有所思。
錦衣衛並沒有送回這方麵的消息,這證明就算遼國國內有了什麼苗頭,也一定是處於蕭姓和耶律姓之間,這兩個姓氏抱團太過緊密,上京潛伏的那麼多諜子根本打不進去,甚至在白溝河一戰出結果後,上京那邊就掀起了對魏國諜子的大力清洗,這麼看來,就算這是個大好的給遼國添亂的機會,也沒辦法真正地施加影響啊...
但也不是不能從其他地方想想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