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大早,薛度雁又出門了。原本想來找薛度雁磨一磨,讓她便宜些賣糧的趙氏知道她又出了門,滿肚子的話梗在了喉嚨。。
城門口的流民不減反增,原本薛度雁還擔心木棚的位置不夠,流民們住不下。
不料在他們的木棚對麵,也有人在搭建木棚,還搭了好幾口大鍋。
晚照在周圍看了一圈,回來對薛度雁說道:“姑娘,奴婢到處看了一下,今天多了好多流民,也不知道從哪兒過來的。”
薛度雁抬眼望去,看見人群中夾著幾個麵色稍微好一些的婦人,她們東張西望一會,雙眼緊緊地盯著正在熬粥的大鍋。
看來是有人知道她在此處施粥,想來渾水摸魚了。
她走到為首的衙役跟前,不知道說了什麼,衙役看了她一眼,隨後點頭應了。
沒一會流民們便發現,有個師爺模樣的男人拿著紙筆坐了下來,有衙役喊道:“都過來登記一下你們的戶籍和人數,若是有哪兒不對的,立刻趕出去!”
流民們過了一晚上,等得脖子都長了,就是為了早上的這口粥。現在發現還要做登記,頓時不滿起來。
“就不能讓我們吃了飯再說嗎?”
“登記什麼呀?我們都是大字不識一個的莊戶人家”
衙役頭子抬高聲音解釋道:“官府發現有人渾水摸魚,偽裝成流民前來討粥。你們要知道,你們是流民,能吃一碗是一碗。要是有人偽裝成流民混在你們中間,來一個,你們就少吃一點。要是一下子來十好幾個,你們吃到的就越少。”
流民們都被餓怕了,聽了這話連忙到處看,想知道究竟是誰要跟他們搶飯吃。
這回也不用衙役們維持隊伍,三三兩兩地排好隊,將自己的名字,籍貫和家裡幾口人都說得一清二楚。
站在人群中等著施粥的幾個婦人暗暗跺腳,燕京米糧的價格漲得離譜,他們家裡也斷糧了,想來混個一餐兩餐,也好省下銀錢。
更何況,如今的米糧她們實在買不起。
沒想到今日開始官府要登記流民的籍貫,他們一說,再比對一下官府的存檔,豈不就露餡了嗎?
她們耷拉著腦袋走出隊伍,還沒等離開,就看見一個戴著麵紗的姑娘攔在她們跟前。
幾個婦人被嚇了一跳,以為對方是來責罵她們的,沒想到對方卻說:“薛家米鋪的糧食沒漲價,你們可以去薛家米鋪買糧。”
那人還沒停,而是看著正在排隊登記戶籍的流民說道:“他們都是無家可歸,家破人亡的可憐人,你們何必來搶那一口粥呢?”
幾句話說得婦人們羞愧難當,她們也不是多惡毒的人,隻是生活實在過不下去了,才厚著臉皮來討粥喝。
聽見她說薛家米鋪的糧食沒漲價,有個年齡稍大點的婦人問道:“姑娘所言當真?”
扁舟點點頭,道:“你們快去買糧吧,也轉告一下其他人,不要去旁的糧鋪買糧了。”
他們買不起的。
婦人們知道自己有了活路,千恩萬謝地走了。
薛度雁見扁舟回來,問道:“她們走了?”
扁舟嗯了一聲,看著喧鬨的人群,晚照正坐在簡陋的木棚裡,和韋大夫為染上風寒的百姓治病。
對麵的木棚也在緊鑼密鼓地搭建,米粥逐漸散發出香甜的氣味,好像不止她們在為流民們操心,還有其他人一起努力,想要幫流民度過這個嚴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