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鈞講道,卻是由淺入深,講完天地萬象之後,方才開始講那天道運轉,滄桑變幻。
所謂天道無常,鴻鈞隻是第一次講道,當然不會說得多麼透徹明白,隻是講了些較為淺顯的內容,將眾人平日裡所忽視的那些簡單的東西給說出來罷了。但儘管如此,眾仙也可以從中得到啟發,個個都是受益匪淺。畢竟忽視的多了,總會錯過一些重要的部分。
“先天化形而出者,至少都是天仙之境,不生不滅。但萬物生長繁衍,後天所生者,亦或是魚蟲花木等中有幸開啟靈智者,卻有可能隻是凡靈,未能成就天仙,那便不能真正永恒。”
“凡靈修行,自下而上。頓悟者終究在少數,其餘之人隻能走漸悟之道,自然要經受考驗,亦可稱為渡劫。那毫無根基者,需先通過冥想,感應天地靈氣,然後將其吸納,彙入己身再貫通全身經脈,便可踏入引氣入體之境。此時抬手便可開碑裂石,踏足能夠漫步空中,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亦可使用一些簡單的法術。”
簡要地說完天道運轉之後,鴻鈞終於開始講修行之法了。鴻鈞到底是聖人,既然是為了眾生而講,真個是雨露均沾,無有偏頗。他並沒有立刻說多麼高深的東西,而是從最基礎開始,然後步步深入。先說引氣入體,再言煉氣化神,又講煉神返虛,接著敘述煉虛合道,最後講解如何超脫凡靈,成就天仙之境。
他將各個境界的修煉之法講得十分透徹,幾乎無有疏漏。那些能上玉石台階的,都已經證得天仙道果,而能進入紫霄宮中的,更是成就了大羅金仙,此時回顧起來,多多少少也各有所得。至於山下那些未能成就天仙的,自然更是受益匪淺,如夢初醒一般,登時便有突破,有那運氣好的,當即踏上了雲梯。故而眾仙都專心聽講,儘量牢記於心,不敢有絲毫遺漏。不知覺間,便是過了百年。
鴻鈞講解修行之法,雖然講得十分詳細,但是他卻隻講了修行的根本法門,並沒有明確地給出一條修行道路出來,而且也沒有傳授任何道法仙術。來此聽道的眾人,品性、根基並非全然如一,聽聞鴻鈞所講,當然各有體會,不儘相同。大家都將其所講之內容,與自己的修行相印證,尋找著最為適合自己的道路來修行,這比之獨自摸索不知道要強上多少。並且眾人根據自己的修行,各自都有感悟,卻又是創造出了諸多修煉法訣、神通術法,而這些法訣和神通,當然更是五花八門。
法訣有難易之分,神通亦有強弱之彆,這就看所創之人的道行和悟性了。不過這些法訣與神通都已明確,與天賦神通自然不同,很容易便可以傳授給他人,日後若是要與彆人相互交流印證,或者教導弟子,卻是輕鬆了許多。
鴻鈞止了講,便對眾人道:“貧道此次所講已完,爾等可有疑問?”
眾人來此聽講,皆是不易,如今鴻鈞隻講到天仙之境,大家自然奇怪。
當下便有一白衣男子發問道:“敢問老師,共欲講道幾次?”
這白衣男子名叫浩初,乃是白澤得道,如今已是到了大羅中期之境。
鴻鈞答:“數,起於一,立於三,成於五,盛於七,處於九。貧道宣講大道,共分九次,此為第一次。”
這時又有一紅衣女子詢問:“洪荒眾生修行不易,老師既然宣講大道,可願指點一條道路?”
這紅衣女子名為渢霖,本體是鬼車,亦是一位大羅中期的強者。
鴻鈞搖了搖頭:“貧道並沒有傳承法訣,也沒有獨門秘術。”
這時接引又問:“不知老師,可會開宗立派?”
“貧道不立教。”鴻鈞說罷,又看向了眾人。“倘若爾等定要以教派稱呼,那便名為,玄門。”
聽得鴻鈞所言,太上老君不禁讚歎:“玄門。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好名字啊!”
見得眾人再無問題,鴻鈞便說道:“今日講道已畢,貧道要閉宮止講,爾等暫且離去,九萬年後再來。下次講道,紫霄宮亦將提前千年開放。”
說罷,鴻鈞已不見了蹤影。隻有昊天等人向眾人行禮:“諸位道兄,如今講道已完,還請各自回府,下次再來。”
眾人自是回禮,或是獨行,或是同遊,各自離去。
東昆侖三清與眾人告辭,率先從宮中走出。太上老君目不斜視,徑直往山下走去,元始看了看峰頂群仙,卻又不發一語,通天望向山中聽道之人,本想做點什麼,見二位兄長並未停留,便也趕緊跟了上去。
接引、準提二人順著玉石台階緩緩走下,遙遙看向山下凡靈,複又想起先前之事。
那有些人聽聞鴻鈞欲要宣講大道精義,便是滿心歡喜前來聽道,尋找機緣。哪知道鴻鈞一開始卻不講修行之法,隻講些先天五太,混沌造化,心中煩躁,不多時便離席而去。但見三清、伏羲、女媧等人以先天五太造化乾坤,轉身又回來聽講。後來見鴻鈞述說萬類霜天,卻又是離去,竟是毫無恭敬之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