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聲漸漸停息,而思想之間的交鋒,卻更加激烈。
繼上一位林教授之後,其他評審席上的教授相繼發問。
這些教授們的問題大都圍繞《人間詞話》所獨創的“境界說”“寫境”“造境”“有我之境”“無我之境”“隔與非隔”等書中創造的全新概念展開。
在座的都是學術界的大牛,提出來的問題當然切中肯綮,一針見血,直指關鍵理論構建的根基和細微之處。
周碩麵對這樣密集而犀利的連環提問,依舊從容不迫,對答如流。
他這兩年在劉教授的推薦下看了那麼多書,可不是白看,這些都是他應對質疑、闡發觀點的底氣。
因此他的回答中除了理論知識之外,往往還帶著自己全新的思考,展示出他對古典文學批評理論的深刻理解,以及自己彆出機杼的卓越創見。
台下的評審教授們,當然是越聽越滿意。
紮根傳統理論,已經十分難得,畢竟在場的一些稍微年輕的教授,都不敢說自己對傳統的文學批評理論有著多麼深入的研究,更遑論在此基礎上推陳出新、自成體係?
而在後排旁聽的學生們看來,眼前景象就更加的直觀:
周碩正以一種舉重若輕的姿態,應對著這些學術大佬們近乎“刁難”的提問。
他們知道,如果台上的那個人換成自己,不被導師罵得狗血淋頭就不錯了,絕對做不到這樣的應對自如。
故此,周碩每次回答完畢,旁聽的學生們都毫不吝嗇的送上自己的掌聲。
其實這場答辯到了最後,已經完全不像答辯了。
反而更像一場大型的學術交流。
周碩的《人間詞話》,本來就是“文學批評”這一領域最新的學術成果,不管從理論還是實踐方麵,都站在了行業的最前沿。
周碩的每一次回答,都更有益於大家更好的理解他所提出的全新理論,不但消除了疑慮,更常常觸發新的思考,碰撞出新的靈感。
評審席的專家們都陸陸續續問完了自己的問題,大家對視一眼,均感到已經問無可問了。
這時候,端坐於評審席中央的京大文學院院長陳觀堂,這位學術界的殿堂級,終於在此刻,發出了今天的第一問:
“周碩同學,你的論述非常精彩,理論構建也極具說服力。”
“那麼,我們是否可以這樣認為,你的‘境界說’旨在確立一種超越前人的、更具普適性的詩詞評判標準?”
“如果可行,你能否進一步闡述,這一新標準將如何具體應用於對現當代文學作品的批評實踐?它能不能真的跨越時代,不光用來解讀古詩詞,也為評判我們當下的文學創作提供新的視角和工具?”
“總而言之:這套標準能不能活起來,走到當下,給現在的文學批評也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陳觀堂不愧是殿堂級的學術泰鬥,這一問,是在場其他評審老師所沒有考慮過的全新的方向。
這個問題,將學術的探照燈從古代引向了現代,從理論構建推向了實際應用,考驗的不僅是周碩的理論自洽能力,更是其學說的生命力和延展性。
全場再次靜默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周碩身上,期待著他如何解答這個關乎其理論未來命運的重大命題。
周碩聽到陳院長的問題,並沒有顯露出絲毫的為難之色。
他略作沉吟,在腦海中組織好了語言,隨即自信的開口說道:
“陳院長這個問題,真是問到根子上了。您這是要看看我這套‘境界’的尺子,能不能量得了古往今來的文章,是不是?”
聽到周碩這生動有趣的比喻,台下評審席的老師們都發出會意的輕笑。
等老師們笑完,周碩才繼續說了下去:
“不滿您說,當初學生構想這套理論到時候,心裡想著的,從來就不僅僅是故紙堆裡的詩詞。”
“一套理論,要是隻能解古代的卷子,卻做不了今天考題,那麼它的生命力,恐怕終究是有限的。”
“咱們退一步講,”周碩話鋒一轉,卻顯得更加從容,“文學這東西,體裁可以變,風氣可以新,但好作品裡頭那股子‘真’勁兒,古往今來幾千年裡,卻從來沒有變過。”
“‘境界’求的那個‘真’字——真景物、真感情,放到現在的詩、小說,哪怕是網上的段子上,隻要寫得透、寫得深,能戳到人心裡去,它就是立得住的。”
“您看現在有些小說,寫的就是日常瑣碎,但能把人間的冷暖、生存的困頓真真切切地端出來,叫人讀了胸口發燙,這就是有境界。”
周碩的闡述淺白易懂卻不失深度,邏輯通順,條理清晰,聽得評審席上的教授們頻頻點頭。
周碩見教授們對此並無異議,於是繼續道:
“同理,‘寫境’‘造境’‘有我之境’‘無我之境’‘隔與非隔’這些概念也是一樣的,都可以用來衡量當今的詩詞、小說乃至一切文藝作品的高低。”
最後,周碩總結道:
“所以學生的淺見是:‘境界’這杆尺,不是為了取代過去的尺子,而是想補上一塊拚圖——它要量的,是作品有沒有那條‘活著的命’,能不能立起一個自足的精神世界,照見人心深處那點共通的悲喜。古典詩詞是這樣,現當代創作也是這樣。”
“當然,”周碩謙遜地微一躬身,“這尺子才剛打出來,準星還得各位老師幫著校,更多的用例,也得靠咱們往後一起摸索。學生今天,最多也就算是拋了塊粗磚,能不能引出真玉,還得看將來。”
他話音落下,台下靜默一瞬,隨即再次響起激烈的掌聲。
周碩的回答,既接住了問題的重量,又說得通透明白;既持論嚴謹,又帶著這個年紀少有的學術遠見和謙遜胸懷。
“好!好!好!”陳觀堂一邊鼓掌,一邊讚歎著。
連說三個“好”字,足以看出他對周碩的回答究竟多麼的滿意。
陳觀堂院長一邊鼓掌,一邊向後靠向椅背,眼中滿是激賞,對身旁的另一位泰鬥低聲道:“後生可畏喲!這把尺子,怕是真的要量出些新天地了。”
另一位泰鬥,也含笑點了點頭。
喜歡穿越異界,我在高考寫出滕王閣序請大家收藏:()穿越異界,我在高考寫出滕王閣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