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龍與少年_穿越異界,我在高考寫出滕王閣序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52章 龍與少年(1 / 2)

京大文學院,會議室。

以陳觀堂院長為首的十二人評審小組,正對京大師生提交的參賽作品進行嚴格的篩選。

這場京大內部的初賽雖然是由文學院牽頭主辦,但這次征文卻是麵向全校師生的。

因此,本次初賽的參賽者,也並不僅限於文學院。

曆史係、哲學係、甚至理工科院係的師生,隻要愛好文學,也都可以參賽。

經過半個多月的踴躍投稿,全校師生最終的參賽作品已然超過了一千份。

由此可以想見,此次征文活動的盛況。

經過文學社初步的篩選之後,仍然有著兩百多份作品,需要評審小組進行終審。

這是一個周的下午,九月份已然是深秋,京城的天氣並不算熱,反而已經有了些微的涼意。

此刻已是晚上六中點,評審們已連續工作了近三個小時,每個人麵前都堆著厚厚的稿件。

陳院長環顧略顯疲憊的同仁,溫聲道:“辛苦諸位了,但我們肩負著為京大遴選精品的重要使命,還請大家再堅持一下。”

一位負責遴選教師組的作品的評審,突然放下了手中的稿件,並長長呼出了一口氣。

這樣的動靜自然吸引了會議室內其他評審的關注,大家都看向這位戴著厚厚眼鏡的老教授,隻見他胸有成竹的笑道:“這次征文比賽的冠軍,隻怕要被我們京大預定了。”

其他評審聞言,都奇怪的看著他,像這樣覆蓋全國的賽事,參賽者不知凡幾,除了各大高校的師生,各省作協委員之外,許多隱藏在民間的奇人異士,也難免技癢。

這其中的高手,更是如過江之鯽,數不勝數。

在如此多臥虎藏龍的選手之中,即便驕傲如京大,也沒人敢說穩操勝券。

那麼,究竟是多麼優秀的作品,才會讓這位文學院的老教授,說出這樣的話呢?

這位教授可是文學院古代文學教研室的泰鬥——秦漢文學研究專家鄭玄同教授。

在座者人人都知道,這位年過花甲的老先生素以治學嚴謹、眼光毒辣著稱,在文學批評界有著“鄭一眼”的美譽。

經他過目的作品,優劣立判,從無走眼。

鄭教授執教四十餘載,培養出的優秀作家、評論家遍布文壇,其本人更是世界文學最高獎“屈原文學獎”的資深評委。

他平日言辭謹慎,從不輕易褒貶,此刻能說出如此肯定的話語,必定是發現了非同尋常的佳作。

會議室頓時安靜下來,連正在打盹的幾位年輕教授都清醒了過來。

陳院長推了推眼鏡,語氣中帶著幾分期待:“玄同兄既然這麼說,想必是發現了珍珠美玉?”

鄭教授端起桌上的茶杯,輕呷一口,微笑道:“這是周碩的作品。”

此言一出,滿堂皆驚。

周碩是誰?

那可是寫出《滕王閣序》和《少年龍國說》的天縱奇才。

在座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雖然說,周碩進入京大之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小說和學術研究上,少有詩詞問世。

但依舊沒有人敢小覷這位在高中就名滿天下的文壇後起之秀。

《滕王閣序》《少年龍國說》使他名滿天下。

《小王子》使他成為世界級的文學大師。

《人間詞話》《古文尚書疏證》《校勘學釋例》三部專著,奠定了他在學術界的崇高地位。

當今的龍國文壇,誰人敢說,能夠穩壓周碩一頭?

周碩這個名字一出,凡是對自身作品尚有幾分自信的參賽者,都不由自主的感覺到一股恐怖的壓力。

在場的評審們的興趣,也被鄭教授勾動了起來。

陳院長不由得無奈一笑,說道:“玄同兄就彆賣關子了,讓我們一睹為快吧!”

鄭教授又喝了口茶,清了清嗓子,拿起那份單薄的稿子,用一種深沉的語調,朗讀起了這首詩。

“假如我是一隻鳥,

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

這永遠洶湧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

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

——然後我死了,

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裡麵。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鄭教授的聲音莊重而深情,將整首詩蘊含的赤子之心與家國情懷演繹得淋漓儘致。

他的聲音隨著詩歌的結束而停止,最後一個字的餘韻卻在會議室裡久久回蕩。

一時間,會議室內鴉雀無聲,隻聽見窗外秋風拂過銀杏葉的沙沙聲。

一位年輕的教授猛地站起身,激動得連眼鏡都滑到了鼻尖:“妙!太妙了!這最後兩句……這最後兩句簡直是神來之筆!”

他的聲音因激動而微微發顫,“‘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這樸素的設問,卻道出了最深沉的情感!”

“說得對!”一位研究現代文學的教授連連點頭,“這兩句詩看似平淡,實則力透紙背。它讓整首詩的情感得到了升華,從具體的意象描寫轉向了直抒胸臆的真情告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位年輕的女教授悄悄拭去眼角的淚花,輕聲道:“我讀過的愛國詩篇不少,但如此真摯動人的還是第一次見到。這‘常含淚水’四個字,包含著多少難以言說的情感啊!”

鄭教授滿意地看著眾人的反應,徐徐說道:“諸位說得都很在理。這首詩最難得的是,它既保持了詩歌的藝術性,又做到了情感的真摯流露。尤其是最後這兩句,沒有任何華麗的辭藻,卻比千言萬語更能打動人心。”

陳院長深吸一口氣,鄭重地說:“玄同兄說得對,這首詩確實配得上‘傳世之作’的評價。我建議,將這首詩列為我們京大參賽的一號作品。”

在場的教授們紛紛表示讚同。

孫教授感慨道:“周碩此子,真乃天縱奇才。《滕王閣序》展其駢文功力,《少年龍國說》顯其思想深度,而這首《我愛這土地》,則見其詩歌創作之高超。三者兼備,實在難得。”

會議室的燈光下,那頁寫著《我愛這土地》的詩稿,在教授們手中傳閱著。

每個人都在這首詩裡,讀到了自己對這片土地最深沉的愛。

而周碩這個名字,也再一次讓京大的教授們為之歎服。

這一首詩,也必將再度讓龍國文壇,為之震動。

周碩的這首詩,毫無疑問的通過了京大的初次遴選,以無可爭議的教師組第一的名次,被推薦到了全國征文的決賽階段。

當然,決賽階段作品的評選,那就要等到來年4月中旬了,離現在還早得很。

至於最終宣布結果、頒獎、集結出版,乃至為建國兩百周年獻禮,那就更是為期尚遠。

那至少要等明年的九月份。

因此,在這個曆史性的時刻來到之前,我們還是要將年前的許多事情,都一一交代清楚。

《校勘學釋例》在學術界產生的影響和震動,是持續性的。

每一次基於校勘四法做出的古籍研究新成果,都將為它的履曆,增添濃墨重彩的一筆。

而這些東西,前麵介紹得已經夠多了,就暫且按下不提。

我們將時間按下快捷鍵,來到2010年的十二月。

在新曆的年尾,《佛本是道》這本連載接近兩年的作品,也終於迎來了它的大結局。

《佛本是道》的大結局以一場貫穿天道輪回的終極聖戰收筆,周青最終明悟“佛本是我,我即是道“的真諦,以身合道,為洪荒眾生開辟新的紀元。

這章題為“鴻蒙複始,萬象更新“的終章,不僅圓滿解答了前文所有伏筆,更以“大道至簡“的哲思境界,將整部作品提升到了超脫一般網絡小說的哲學高度。

《龍國網絡文學年鑒》將這部作品評為年度現象級作品,指出:“周碩用現代敘事重構傳統神話的嘗試,為網絡文學開辟了通往經典化的新路徑“。

在周碩微不足道的努力之下,這本洪荒流的開山之作,也終於在另一個世界完成了它的使命,為網絡文學發展史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而周碩另一部尚在連載的作品《蜀山劍俠傳》,雖然此書篇幅更長,但它的連載速度更快。

《俠客傳奇》雜誌專門為它增加了一個副刊,每周連載大概兩三回的內容,目前已經發布了三百萬字的內容。

這本書因為是經曆了戰亂時期,而且連載周期極長,往往有著許多前後矛盾的地方,一些情節上,也難免出現錯漏,周碩在連載的時候,當然是順手就做了修改。

同時,他已經在根據前文的種種設定和伏筆,模仿著還珠樓主的風格,開始撰寫最高潮的大結局。

也就是第三次峨眉鬥劍。

老實說,以周碩現在的水平,這對他來說已經不存在什麼太大的難度了。

修改了《明朝那些事兒》走向和結局,重走《古文尚書疏證》的考據過程,又重新編訂了《校勘學釋例》。

這些工作的難度,要比續寫任何一部所謂的通俗小說要難了不是一點半點,這中間的差距,宛如雲泥之彆。

顯然,周碩在做這些工作的過程中,也積累了常人難以想象的文字經驗,獲得了更高層次的體悟和進步。

因此,他現在做起這種續寫的工作來,那簡直就是輕車熟路,得心應手。

甚至許多連還珠樓主都沒有想到的情節,一些李壽民寫不出來的妙筆,也在周碩筆下誕生,展現在這一批跨越了時間和距離的,全新的讀者們麵前。

許多讀者都在稱讚,周碩的筆力又有進步,《蜀山》的情節在步入最後高潮時,更是漸入佳境。

就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在新曆2011年的新年,1月6號這天,一部周碩精心準備的作品,也終於和讀者們見麵了。

雖然也會在1月1日這天放假一天,但龍國境內並沒有多少人在意這個沒什麼傳統的元旦節,他們依舊是和平時一樣,該休息休息,該玩樂玩樂。

和平常沒什麼兩樣。


最新小说: 未知入侵 越界 俗世小三兒 開局刷一億美女主播千裡空降 聽丫鬟蛐蛐,我解鎖未知劇情 海賊:從永生的洛克斯海賊團開始 大哥彆卷了,你都卷成漢中祖了 手撕炮灰劇本,三個大佬爭紅眼 家生子的發家之路 春色渡佛,禁欲國師下神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