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虯髯客潛水看論壇的時候,作息更加規律的周碩,也在連夜重溫《大唐雙龍傳》。
雖然是在曆史完全不同的另一個世界,但虯髯客作為拿了黃師劇本的異界化身,他所創作的《大唐雙龍傳》,和前世藍星的同名作品並沒有太大的區彆。
那縱橫捭闔的曆史格局,那玄之又玄的天道探索,還有那些在市井與廟堂間掙紮求存的鮮活靈魂。
都讓周碩感覺到無比的熟悉。
《天龍八部》全文共124萬字,分五冊,每冊十章,每一章的標題連起來,就是一首概述故事情節的詞。
這也是被許多讀者津津樂道的地方。
而《大唐雙龍傳》全文萬字,分二十冊,每冊九章,一共一百八十章,每章的標題,都是整齊的四字短語。
講到這裡,就不得不佩服黃師那無與倫比的想象力。
五百萬字的長篇巨著,彆說是武俠小說,就是放在如今的的網文界,那也算得上是超長篇了。
嗯,一千多萬字,幾千章的,那叫超超超長篇。
除了我們所熟知的《封神記》中“天馬行空”等等武俠與科幻相結合的,充滿了瑰麗奇絕的想象力的篇章外,更令人歎服的,是黃師構建整個獨立世界觀的宏大格局。
這種想象力並非零散的火花,而是一套邏輯自洽、貫穿始終的宇宙法則。
在《封神記》中,他將武俠的內力真氣、道家的修真體係與星際文明的宏大背景熔於一爐,創造出一個既有東方玄學韻味,又具備科幻嚴謹性的獨特世界。
精神異力、晶石能源、星際航行與武道修行、生命進化相互印證,形成了一個環環相扣的“超武”宇宙。
在《破碎虛空》《邊荒傳說》《翻雲覆雨》《大唐雙龍傳》等等這一係列的作品當中,也同樣構建了自己完整而獨特的宏大世界觀和體係。
而它的核心,則是對武道和天道的終極探索。
在《破碎虛空》中,他確立了自己武俠宇宙的終極命題——“破碎虛空”。
這不僅是武學的最高境界,更是生命層次的躍遷。
當武者的修為達到極致,就能突破物質世界的束縛,踏足天道。
其中,戰神圖錄作為“四大奇書”之首,被鐫刻於地底深處的“戰神殿”內。
這處神秘的所在內部自成天地,有魔龍守護,並會隨時間流逝移動位置。
戰神殿裡有四十九幅浮雕,它蘊含著天地宇宙的奧秘,直指“破碎虛空”的終極境界。
廣成子即是在此地破碎金剛,白日飛升。
《長生訣》這部不朽道典,正是廣成子當年在戰神殿中參悟《戰神圖錄》後,將天地至理與人體奧秘融會貫通的智慧結晶。
這一開創性的設定,如同基石般奠定了黃易武俠宇宙的基調。
驚雁宮,四大奇書等關鍵元素,共同構建了一個充滿神秘主義色彩的武道求索世界。
而在時間線的縱向維度上,黃易通過“魔道隨行”的設定,讓陰癸派、花間派等源遠流長的魔門宗派,以及《天魔策》這部與《戰神圖錄》、《長生訣》、《慈航劍典》並列的四大奇書之一,貫穿了從《邊荒傳說》到《大唐雙龍傳》的漫長曆史。
這些門派與典籍雖在不同的時代以不同麵貌出現,但其核心的哲學對立與卻一脈相承,極大地增強了曆史的縱深感,以及黃易武俠世界的真實感。
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黃師已經六十多歲了,已經年逾花甲的他依舊筆耕不輟,投身於他一生摯愛的武俠創作中,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
在這期間,他以驚人的創作熱情和深厚的文學積澱,在武俠沒落的時代,寫出了恢弘壯麗盛唐三部曲:
即《日月當空》《龍戰於野》《天地明環》。
這三部曲主要聚焦在《大唐雙龍傳》之後的武則天時代,以一代女帝武則天與新一代“邪帝”龍鷹的傳奇故事為主線,構建了一個波譎雲詭的後大唐江湖。
《日月當空》書名直指武曌自創的“曌”字,一開篇便展現了武則天登基稱帝後君臨天下的磅礴氣勢。
此時的她,不僅是掌控天下的帝王,更是魔門陰癸派傳人,身負綰綰一脈的絕世武學。
而龍鷹作為魔門新一代的“邪帝”身負《道心種魔大法》的最高奧秘,與武則天形成既相互依存又彼此製衡的微妙關係。
武則天時代的恢弘氣象與魔門道統的千年博弈,在他筆下交織成一幅既真實又超驗的盛世畫卷。
《龍戰在野》則延續前作脈絡,將視野拓展至整個東亞格局。
此時龍鷹已成長為能夠與武則天分庭抗禮的存在,兩人的關係在朝堂與江湖的雙重博弈中愈發複雜。
黃師以其深厚的曆史功底,將突厥、契丹、吐蕃等周邊勢力巧妙融入故事,展現了一幅跨越國界的壯麗江湖畫卷。
他的筆力愈發雄渾,他已不再滿足於講述傳奇,而是以文字為刻刀,雕琢出一個從廟堂到江湖,從中原到西域的完整世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其中對武道境界的描寫已近乎“道”,每一場對決都不再是簡單的武技比拚,而是修行者之間道境與心性的交鋒。
《天地明環》作為黃師的絕筆之作,這部未完成的作品將武道境界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龍鷹在曆經世事滄桑後,對《道心種魔大法》有了全新的領悟,逐漸窺見“破碎虛空”的終極奧秘。
而武則天在權力巔峰與個人修行之間的抉擇,也達到了戲劇性的高潮。
這部作品中,黃師的創作已然超脫了類型小說的桎梏。
這部未完成的絕唱,既是對《大唐雙龍傳》精神脈絡的承續,更是對他畢生武俠哲學的總結。
書中探討的“虛空之道”,已然超越了傳統武學的範疇,進入了形而上的哲思領域。
黃師在這三部曲中,以驚人的創造力將曆史真實與武俠想象完美融合:
他將《大唐雙龍傳》中未儘的線索巧妙延續,讓綰綰、師妃暄等經典角色的精神遺產在新的時代綻放異彩。
通過龍鷹這個角色,對“魔道”與“正道”進行了更深層次的哲學思辨。
在武學設定上,將《道心種魔大法》推演至前所未有的境界。
這三部曲不僅是黃師創作生涯的巔峰絕響,更是對中國武俠文學的一次偉大拓荒,讓讀者在曆史與傳奇的交織中,見證了一個時代的輝煌與落幕。
黃師構建的這個波瀾壯闊的武俠世界,是留給所有讀者的寶貴財富。
可惜黃師在2017年便因中風而溘然長逝,他的絕筆之作《天地明環》,也永遠停留在了第23卷第一章。
這對讀者們來說,這無疑是一種遺憾。
想到這裡,周碩不由得長長歎了口氣。
如果不是周碩的起點太高,為盛名所累,他是很樂意將黃師這個波瀾壯闊、瑰麗奇絕的武俠體係,帶到這個世界來的。
周碩甚至想過以後再開個馬甲,將黃師的經典作品搬運到這個世界來。
這個世界,已經有了金、古兩位大師的作品,黃師又怎能缺席呢?
好在平行世界裡,終於又開出了一朵相似的花。
這位在武俠界掀起革新風氣的一代宗師虯髯客,在冥冥中的曆史修正力之下,終於還是創造出了這個波瀾壯闊的武俠世界。
也許這個世界的讀者要幸運的多,他們有機會看到《天地明環》的結局。
周碩這麼想著,突然意識到自己有空的時候真該去拜訪一下這位虯髯客老師了。
老實說,藍星的黃師這麼早仙逝是完全出乎周碩的意料的。
黃師不但熱愛藝術,他也熱愛生命。
黃師晚年一直隱居在大嶼山,每天除了聽音樂遛狗之外,還會鍛煉身體。
按理說,他的身體狀況應該很好。
他仙逝的時候,才65歲。
對於一個65歲的經常鍛煉的老年人來說,中風的概率其實並不大。
可它就是這樣實實在在的發生了。
隻能說世事無常。
因此,周碩覺得還是很有必要關心一下虯髯客老師的身體狀況的。
雖然他不是醫生,也沒什麼好的辦法養生益壽。
但對於很多意外來說,可能剛好就隻是缺了一個善意的提醒。
畢竟虯髯客老師是平行世界裡,除他之外,碩果僅存的武俠大宗師了。
他的創作生涯,應該更加長久,更加圓滿才是。
這個念頭一旦升起,便在周碩心中揮之不去。
他一想起另一個時空中那些未竟的故事,那些隨著黃師猝然離世而永遠定格的情節,就恨不得馬上到虯髯客家裡去拜訪。
不過,現在的時機並不合適。
因為一旦《天龍八部》第二冊發布,虯髯客剛獲得勝利的喜悅就會化為泡影。
在作品發布之前跑去拜訪人家,又跟人家說注意身體。
在這種情況下,這就不是好意,而是炫耀。
試想一下,假如你是虯髯客,在你看來,你正在和一個旗鼓相當的對手進行一場公平的較量。
而這個對手卻在幾天前突然登門拜訪,並且特意叮囑你要注意身體。
結果幾天以後,你在這場較量當中一敗塗地。
那麼你會怎麼想?
在一些心胸狹窄的人眼裡,這就是騎臉輸出,冷嘲熱諷。
雖然虯髯客心胸開闊,肯定不會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