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和你說話,滾!”
杜倫連忙陪著笑臉,說道,
“師傅,我滾可以,但問題總要解決呀,沒了這船糧食,咱們受到的影響可不小,五、六千張嘴等著吃飯那!”
八岐會發展的太快,對糧食的需求越來越大,如果沒有進項,早晚得坐吃山空!
可經營,又不是顧順的強項。
再者說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倭國這鬼地方,要啥沒啥,樹皮都快被啃光了,老百姓窮的都尿血,你就是有賺錢的路子,又能怎麼著!
一想到糧食,顧順覺得腦殼疼。
想就地買糧,幾乎不可能。
杜倫抱怨道,
“小倭豬真是蠢,缺糧都缺成啥樣了,結果他們的官方收購價格比農民的成本還低,這樣誰還願意種地呀!”
顧順搖了搖頭,
“不是小倭豬蠢,而是他米國爹為了推銷小麥,故意這麼搞!你沒看咱們一從米國采購小麥,米國人高興的都要跳起來了嗎!”
倭國的糧食自給率,從來沒超過50。
在二戰前,其糧食缺口的主要來源有兩種:一是殖民地掠奪,二是外購。
戰敗後,倭國再無殖民地可以掠奪,更要命的是,其外彙枯竭,采購的路子也基本走不通。
按照其可耕種的土地麵積,隻能夠勉強養活4000萬人口,這意味著,至少有3200萬人要餓死。
精明的米國人看到了在糧食上控製倭國的機會,於是先後給了倭國大量的貸款,令其采購米國的小麥!
為了加深倭國對米國的依賴,在米國人的‘指導’下,倭國頒布《緊急糧食法案》,以超低價格強製收購農民糧食。
山姆大叔對征糧非常積極,經常派出軍隊護航,史稱”吉普征糧”。
比如,1949年日本大米官方收購價比成本價還低10,農民種地多種多虧,還不如放下鋤頭進城打工。
通過這一波騷操作,倭國基本上變成了一個離開米國就要餓死的國家。
但是,東西方飲食習慣畢竟不同,為了防止倭國恢複“飯團+壽司”,掙脫米國的‘麵包牛奶’束縛,高瞻遠矚的米國,決意改變倭國的飲食習慣,當然,這是五十年代裡的事情。
顧順斜了一眼杜倫,喝道,
“我讓你去辦米國國籍,有眉目沒有啊?”
要解決糧食問題,還是得從米國人那裡入手。
目前,倭國實行的還是糧食配給製,但在執行的過程中,米國人與當地黑市勾結,倒賣糧油。
這也是倭國缺糧的另一個原因。
杜順更加賣力地給師傅打扇,笑道,
“已經辦妥!過兩天咱們就去米國領事館宣誓,這幫白皮豬,太貪婪了,說好了隻要采購糧食就給辦,誰知他媽的又變卦,一個人居然要加收1根大黃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