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資源高效利用
雨林中的物質循環非常高效,養分在生物與環境之間不斷循環利用。落葉和死亡的生物體迅速被分解,釋放出的養分又被其他生物吸收利用。
不同的生物充分利用雨林中的各種空間,從地麵到樹冠層,都有生物棲息和活動。這種空間利用的高效性使得資源得到了最大化的利用。
城市又何嘗不是如此,比如人們建設的高樓,就是為了節省空間。
再比如各種回收行業,是在高效的利用各種資源。
總結一下,雨林經濟的三個特點是:包容,競爭,高效!
寶安縣的土地,主要集中在官僚和大地主手裡,尤其是羅耀祖,一家就占據了五六千畝地的耕地,再加上山林,總麵積達到數萬畝。
由於雙方動了槍,謝誌宇自然不會客氣,將這些頑固分子的家產和田地抄的乾乾淨淨。
那些大大小小的地主們,大都在保安師掛職,因此受到了牽連,破家者無數。
也有人想反抗,但謝誌宇調動迫擊炮,將那幾家轟成了一片瓦礫。
俗話說,橫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
謝誌宇淩厲的手段,著實震懾住了那些色厲內荏的牆頭草。
想告狀,可以,隨便你去哪裡告!
短短半個月,寶安縣80的土地,已經落到了政府手裡。
至於勞苦大眾手裡的土地,謝誌宇采取了相對柔和的辦法:贖買。
溪頭村的劉老漢覺得不可思議,政府出資61塊大洋買走了自家的田地和房屋,又把這些田地和房屋免費租給自己,而且還多給了兩畝果林。
“這是什麼神仙政府?”
這就是劉老漢經常說的一句話。
政府隻有一個條件:我們征地進行開發時,你們必須無條件搬走。
這有什麼好說的,畢竟,房錢和地錢已經給過了。
通過這種辦法,謝誌宇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了土地改革。
以後,全縣的土地,隻租不售,所得收益,將全部用於公共設施,比如學校,醫院,公園,道路等。
隻要有工作,都能享受到公共福利。
土裡的那點收益,胡振華根本看不上,再過幾十年,寶安縣還有沒有農田,都得另說。
要想富,先修路!這是放在四海皆準的。
謝誌宇的修路主力,是獨1師的官兵。
由於老百姓在贖買土地的過程中普遍受益,他們踴躍參軍,獨1師原本隻想招1萬人,最後體檢合格的卻有2萬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