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之中,王垕開始出題:
“一塊圓形良田,其中心至邊緣,五萬步,敢問,其周長為幾步?方圓幾畝?”
這個問題問出,大殿中眾人皆疑惑不已。
不是太難,而是太簡單,所有研習過數術者,皆知如何算。
唯一的難度就是數字太大,需要點時間心算。
此種簡單問題,竟然用在鄭玄身上,簡直就是無知小兒所為。
鄭玄卻不像其他人,而是麵色微微有些凝重。
他知道,以此子之智,問題不可能如此簡單。但他把問題在腦中過了幾遍,也沒發現有任何不妥之處。
於是鄭玄答道:“周長當為三十萬步,占地一千一百二十五萬畝。”
王垕並未否定,而是環顧眾人道:“諸公以為如何?”
這時荀彧也來了興致:“此數值當為近似值,然上下相差不過極小,可忽略不計。”
郗慮自然要力挺自己老師,而且按照《周髀算經》圓周率約等於三計算,他也得出同樣的數值:“然也,按照先賢算法,圓周率為三,是以結果自當為此,周長上下相差不過一步,占地相差亦不過一畝。”
王垕笑而不語,他等的就是郗慮搬出“先賢”二字。
他不僅要鄭玄知難而退,讓他知道自己做不了自己老師。
他還要證明,學問不是完全照搬先賢,而是持懷疑態度去發展學問。
你們認為先賢掌握了真理,但其實先賢也會有不知道之事。
大殿內所有人都以為這是標準答案,此刻就連皇帝劉協,也命人拿來草紙,心算不來就筆算。
曹操也覺得鄭玄的回答並沒有任何問題。
王垕卻緩緩道:“此答案大謬矣,其準確答案當為,此田周長三十一萬四千一百六十步。占地一千一百七十八萬零九百七十二畝!”
鄭玄好奇道:
“是何算法,會得出如此奇怪之答案?”
所有人都在等著王垕作答,因為他們也覺得,這題目內有可能有玄機。
王垕道:“諸公引先賢圓周率為三,然而,此圓周率,卻為大謬!”
郗慮第一個反對:“不可能,先賢之法,沿用數百載,又經數代驗證,豈可能有錯?”
司馬防冷哼:“哼!嘩眾取寵!此法各典籍皆有記載,且經無數次驗算,你褻瀆先賢,信口開河!”
隨著兩人開始聲討,太尉楊彪等也皆紛紛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