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更改禮製_走司馬懿的路,讓司馬懿無路可走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14章 更改禮製(1 / 2)

看著兩邊百姓快速後退,馬車速度並不比兩輪馬車慢半分,且其平穩度卻勝其十倍,曹操也不禁感歎道:“仲康!我倒是越發想知曉,那能以牛羊馬糞,無薪自燃之沼氣池,是何等模樣。”

“主公!據仲謀言,那沼氣池乃一種化學反應,屬下亦不懂。但仲謀會自出數部書籍,那時都將有詳解。”

“其書內容為何?”

“回主公!一曰《代數幾何》,一曰《格物致理》,一曰《化物之學》,為此三部書籍,仲謀便是於塞外時,亦常帶紙筆於身,每日研究。”

“於塞外征戰匈奴,尚在研究,那其筆墨,卻如何準備?”曹操終於知道,王垕為何能創造出如此多奇物了,如此聰慧,還如此努力,不成都難。

“仲謀自製一種鵝毛筆,無需臨時磨墨,那筆後方管內,可將已經磨研好之墨儲存其中,寫時自筆尖流出,便可成字。”

曹操恍然大悟。

難怪王垕寫的字,有一種入紙三分之感,但卻又無筆鋒章法,卻原來乃筆之原因。

馬車回至司空府,王垕這才做了正式回報,並把自己準備建立運輸司的想法,也一並說了。

“以你之意,往後戰爭,可無需征集勞役,直接將後勤糧草運輸諸事,直接外,外包於運輸司或民間運輸隊?”

王垕說到發展運輸,曹操敏銳的捕捉到了王垕話中一處新奇之處。

“義父,運輸司或民間運輸隊,將常年從事運輸職司,比起臨時征調民夫,自是更為熟練,成本更低,且更為靈活。若義父往征荊州,攻打襄陽,需糧時,隻需通知南陽各縣運輸隊,他們可立刻自各縣運糧。”

王垕記得,軍隊發展到最後,滿清便是如此。

滿清從未聽聞打一場戰爭發動數十萬人,因無需民夫,皆為外包。

胡雪岩便是以此起家。

胡雪岩幼年家境十分貧困,以幫人放牛為生。

道光十五年胡雪岩12歲,父親病逝。

13歲的胡雪岩開始就孤身出外闖蕩,先後在杭州雜糧行、金華火腿商行當過小夥計,到杭州“信和錢莊”當學徒。從掃地、倒尿壺等雜役乾起,三年師滿後,就因勤勞、踏實成了錢莊正式的夥計。

後來經過努力,太平軍攻杭州時,胡雪岩從上海運軍火、糧米接濟清軍而為左宗棠賞識,後來又幫助左宗棠組織“常捷軍”、創辦福州船政局。左宗棠西征平叛阿古柏時,為他主持上海采運局局務,在上海代借外款采供軍餉、訂購軍火,並做情報工作,常將上海中外各界重要消息報告左宗棠。

高光時胡雪岩官居二品,賞穿黃馬褂,成近代著名紅頂商人。

再說曹操聽王垕解釋,眼神頓時一亮。

王垕不僅給他造出了產品,還給他找好了更改禮製之緣由,舒心!

但是如何改,改到何種程度,又有說法,曹操自然也要問清楚。

“你打算如何更改禮製?”

“義父!孩兒建議,天子十二駕,其餘王公侯士,吏民走卒,隻要不達十二駕,皆無限製!”

“嗯?”

聽到王垕之言,曹操眼睛瞪的滾圓。

“這,如此,已非改進禮製,與廢除車輿之製又有何異?”

不是修改,是直接打破!

車輿製度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儒家禮教的觀念,是皇權特權製度和儒家等級製度之融合,皇權為父,儒家等級製度為母,二者合一,就體現在車輿製度之上。

當然,車輿製度並不是代表兩者結合的全部,隻是其中微小的一部分而已。


最新小说: 殺敵就能變強我走上人生巔峰 聯姻三年,我成了前夫心中白月光 巧妮的山野悠閒生活 權野沉淪 日日求情 穿成廢劍靈?全宗門求我帶飛升 黑霧求生:我的向日葵能導航 每日情報,從洗浴中心拯救校花開始! 重生2010,我閱讀就能學技能 綜影視:從安陵容開啟爽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