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開府以後,可置長史、司馬各1人,從事中郎2人,主簿1人,另有軍師、倉賊曹令等,王垕開局就給主簿,秩比六百石,相當不錯了。
諸葛瑾沒想到王垕這麼相信自己能力,畢竟第一次見麵,就連話都沒說幾句,就直接任命為將軍幕府要職。
“屬下定竭心儘力,不負將軍期望。”
王垕又問了諸葛誕,其弟諸葛誕他想如何安排。
卻原來是諸葛瑾帶了十餘位船匠過來,諸葛誕對造船也有興趣,所以跟著一起來了。
王垕於是立刻安排宴席,諸將皆至。
席間,王垕問起諸葛瑾關於可造什麼樣的船隻,諸葛瑾道:“將軍若要出海,需造二桅帆船甚至四桅帆船。目下以二桅帆船為主,四桅帆船一般適用於最大型樓船。”
王垕對於這些自然了解,他想知道的是,現在的帆船能否逆風而行。
僅僅順風行駛可不能遠航。
諸葛瑾給了他否定回答。
“逆風前行?風帆皆順風而走,逆風時隻能降下風帆,以人劃槳而進。”
王垕當然不能跟他解釋伯努利原理、靜壓力和空氣動力學,他隻能說道:“我有一法,或可實現逆風而行,且無風時,亦可快速前進而無需船員劃槳。”
聽到王垕這麼說,諸葛瑾不好駁了王垕麵子,但顯然隻當王垕在吹牛。
王垕也不在意,畢竟諸葛瑾沒學過現代物理,所有造船技術,都是基於數百上千年的經驗總結,並不知道什麼吸力和推力的相互作用,使得帆船能夠在逆風中前進?。
如果沒有風,那就隻能用明輪了。
接下來,王垕給諸葛瑾安排的第一項工作,便是建設船塢,他自己則負責在民夫中招納船工。
民夫中有許多曾是漁民,許多漁民都會自己打造小船,這些勉強能用,王垕招納了五六百人,這把諸葛瑾嚇了一跳。
但他比趙義聰明,並未多說一句。
兩人最多的,還是探討船隻設計改進。
當王垕將明輪和動力傳動係統模型拿出來時,諸葛瑾有一種醍醐灌頂之感,已經能想象,隻需要用腳踏就能讓船快速行進的情景了。
設計階段,王垕還特意讓諸葛誕也參與研究。
王垕就發現,十五歲的諸葛誕,竟然已經有了對船隻性能追求的欲望。
時間在忙碌中過去半月,撫軍校尉部從河北傳來消息,曹操已經占清河國,河間國二郡,袁紹收縮兵力,退守渤海。
曹操與李典已然合兵一處,袁紹卻隻緊守城池,不再出戰。
而太原城已然被圍城二月,卻還在死死支撐。
對於這些戰事,王垕無感。
不管勝敗,對於他來說都沒有什麼,曹操若一舉而滅袁紹,則操平定河北有功,不會再擔心他功高震主。
若未平,自己則更能安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