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川曆經千辛萬苦,終於抵達了繁華熱鬨的江夏城。然而,當他得知劉琦已經重病纏身、臥榻不起時,心中不禁一沉。此刻的劉琦正處於關鍵時刻,如果因病離世,必將引發一係列難以預料的後果。
心急如焚的洛川決定立刻行動起來,四處打聽名醫的下落。經過一番周折,他想起了三國時期那位赫赫有名的醫聖——張仲景。據了解,張仲景曾擔任過長沙太守,相較於行蹤飄忽不定的華佗來說,要找到他應該會相對容易一些。
於是,洛川毫不猶豫地踏上了尋找張仲景的征程。一路上風餐露宿,但他的腳步始終沒有停歇。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他找到了張仲景的住所,並登門拜訪。
起初,張仲景並不願意前往江夏救治劉琦,畢竟他自己也事務繁忙。但洛川並沒有輕易放棄,而是與張仲景暢談起了醫學之道。在交流過程中,洛川提出了許多新穎獨特的觀點,令張仲景眼前一亮。
尤其是當洛川提到許多疾病的成因竟是那些肉眼無法看到的微小蟲子時,張仲景猶如醍醐灌頂般恍然大悟。這個前所未聞的觀點一下子打開了他對疾病認知的全新視野,讓他瞬間明白了以往諸多難解病症背後隱藏的原理。
接著,洛川趁熱打鐵,又向張仲景講述了現代社會中的防疫措施和方法。這些先進而科學的理念深深吸引住了張仲景,他意識到如果能將這些知識運用到實踐當中,必定能夠拯救更多人的生命。
最終,在洛川的誠懇請求以及那套令人著迷的醫學理論的誘惑下,張仲景點頭應允,表示願意隨洛川一同前往江夏。不過,他也提出了一個條件,那就是希望在路上能與洛川繼續深入探討醫學方麵的種種奧秘。
洛川欣然答應了張仲景的條件,二人即刻啟程返回江夏。
一路上,他們或於馬背上,或在歇腳的客棧中,不斷探討著醫學的奧秘。
洛川憑借著自己在現代社會積累的醫學知識見聞,講述著人體的血液循環、細胞結構等概念,儘管這些對張仲景而言極為新奇陌生,但他憑借深厚的醫學功底,竟也能逐漸理解吸收,不時提出自己的疑問與見解,二人相談甚歡,旅途也不再枯燥。
當他們抵達江夏城時,城中百姓與士兵皆夾道相迎,眾人皆知張仲景乃當世神醫,盼望著他能妙手回春,挽救劉琦的性命。
洛川引著張仲景匆匆步入劉琦的府邸,隻見劉琦麵色蠟黃,氣息奄奄地躺在榻上,周圍的侍從皆麵帶憂色。
張仲景立刻上前為劉琦仔細診脈,他眉頭緊皺,神情專注,時而搖頭,時而沉思。
良久,他站起身來,對洛川說道:“劉琦公子的病情極為嚴重,乃是長期的鬱積於心,加上飲食不節、勞累過度,致使體內臟腑功能紊亂,氣血衰敗。不過,幸好有你及時尋我前來,若再延誤些時日,便是神仙也難救了。”
說罷,張仲景便開始著手調配藥方,他在房間內踱步思索,口中念念有詞,將各種藥材的劑量與配伍在心中細細斟酌。洛川在一旁幫忙研磨藥材,他看著張仲景專注的模樣,心中滿是敬佩與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