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堂決議擱置北伐,全力發展國內之後,蜀漢迎來了一段積極休養生息與籌備的關鍵時期。這段時間裡,蜀漢上下一心,致力於恢複國力、整頓內政,為未來的北伐大業夯實基礎。
洛川在輔佐劉禪的過程中,愈發深刻地意識到培養年輕將領對於蜀漢未來的生死攸關性。一日,洛川懷揣著滿心的憂慮與期待,進宮麵見劉備。踏入宮殿,他神色莊重,腳步匆匆,難掩內心的幾分急切。
“陛下,如今我軍因黃忠將軍的離去,痛失一員猛將,這對我軍士氣與戰力的打擊不可謂不大。但當下最為緊迫的,是解決將領青黃不接這一嚴峻問題。”
洛川微微躬身,身姿挺拔卻又帶著敬意,目光堅定地直視著劉備,眼中透露出對蜀漢未來的深切擔憂,“長此以往,不要說未來的北伐大業,就連日常的國防安全,我軍都可能力不從心,陷入捉襟見肘的困境。”
劉備聽聞此言,原本就凝重的眉頭瞬間緊鎖,臉上的憂慮之色愈發濃重。他輕輕歎了口氣,緩緩說道:“愛卿所言極是,朕亦為此事輾轉反側、憂心忡忡。你可有良策,能解朕這燃眉之急?”
洛川聽聞,心中一振,向前一步,聲音沉穩且充滿自信:“陛下,臣提議設立演武堂,將其打造成專門培養年輕將領的搖籃。演武堂內,不僅要傳授精湛的實戰技巧,更要著重培養將領們高瞻遠矚的戰略思維與臨危不亂的指揮能力。”
說到此處,他稍作停頓,目光中閃過一絲對趙雲的敬重,“同時,需邀請軍中經驗豐富、德高望重的老將擔任老師,為年輕一代傾囊傳授寶貴經驗。臣認為,趙雲將軍武藝高強、謀略過人,且為人正直,在軍中威望如泰山般不可撼動,由他擔任演武堂的首席老師,最為合適。”
劉備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絲讚同的光芒:“子龍確實是不二人選,他跟隨朕多年,南征北戰,戰功赫赫。平日裡,他又極為耐心,對待下屬如同兄長一般。有他教導那些年輕將領,朕放心。可這演武堂的學員,你打算如何挑選?”
洛川早有準備,不假思索地立即回道:“陛下,首先可挑選五虎將的子弟進入演武堂學習。他們自幼在父輩的言傳身教下成長,耳濡目染,對軍事有著天然濃厚的興趣與天賦。而且,父輩們的榮耀與傳承,也會成為他們不斷奮進的強大動力。同時,在軍中廣泛選拔那些表現突出、極具潛力的年輕士兵,給予他們這個難得的機會。如此一來,既能保證演武堂學員的高質量,又能在軍中營造積極進取的良好氛圍,激勵更多士兵奮勇向前。”
劉備低頭沉思,腦海中浮現出五虎將們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的身影,以及軍中那些年輕士兵充滿朝氣與渴望的麵容。
片刻後,他重重地點了點頭:“好,此事就依愛卿所言。朕命你全權負責演武堂的籌備與設立,這關乎我蜀漢未來的軍事根基,務必將此事辦好。”
得到劉備的許可,洛川不敢有絲毫懈怠,立即全身心地投入到籌備工作中。他不辭辛勞,親自四處選址,最終在成都城郊一處開闊且隱蔽的地方,確定了演武堂的建造地址。此地遠離喧囂,卻又交通便利,既有利於學員們專心學習,又方便物資的運輸與調配。
在洛川的精心規劃與嚴格監督下,演武堂拔地而起。這裡不僅有寬敞平坦、適合各類武藝訓練的練武場地,場地四周還設置了各種訓練器械,從刀槍劍戟到弓弩投石,一應俱全;還有專門用於戰術講解與研討的廳堂,廳堂內擺放著巨大的沙盤,上麵詳細標注著蜀漢及周邊地區的山川地形、關隘要道。
隨後,洛川開始挑選學員。消息一經傳出,整個蜀漢軍營沸騰了。五虎將的子弟聽聞此事,更是熱血沸騰,紛紛踴躍報名。關羽之子關興,繼承了父親的英勇與果敢,對此次機會充滿期待;張飛之子張苞,性格豪爽,立誌要在演武堂中練就一身本領,不辱父名;趙雲之子趙統和趙廣,自幼受父親熏陶,對軍事理論與實戰技巧有著濃厚的興趣;馬超之子馬承,帶著西涼鐵騎的勇猛血脈,渴望在演武堂中嶄露頭角;黃忠之孫黃崇,雖年紀尚小,但從小聽著祖父的戰鬥故事長大,對軍事知識如饑似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