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啟還在興致勃勃誇他這名字。
“咱們的女兒,日後自然就如榮字,受萬人敬仰,是我大漢最尊貴的長公主。也會如草木般子嗣繁榮昌盛,香火不斷。”
“至於徹兒,朕希望他能繼承我的功績,以農為本,與民休息,讓大漢越發壯大;更希望他能比我更果決更勇武,我為文治,他為武功。”
劉啟話裡的意思她明白。
如今還不是開戰的好時機,內有藩王外有匈奴、南越,劉啟雖不滿那些國蠹卻不能發動大規模的戰爭,以免外敵趁虛而入;同理他也不能對匈奴動兵。
這樣束手束腳的局麵並非一朝一夕就能打破的,他始終在等待一個機會。但隨著劉啟登基時間越長他越是能感覺到,隻怕這個機會,唯有托付給後代了。
當然,年輕力壯的青年皇帝可不會承認這一點。他抱起女兒,眉開眼笑地給她炫耀這孩子有多漂亮……
轉眼出了月子,薄巧慧常帶著一對孩子去太皇太後和竇太後那拜訪。
太皇太後身體已經到了油儘燈枯的地步,眼看是難撐過今年冬天。是以她雖然很喜歡孩子,卻不肯讓他們常去,怕小孩子過了她的病情損了壽命。
竇漪房倒很是歡喜,她年紀也大了,一個人住在偌大的宮室內難免覺得寂寞。見巧慧常常帶著孩子來請教,心裡大感安慰。
雪鳶在兩個孩子滿月後便請辭離去,她家裡還有個女兒,再者周亞夫那望穿秋水的樣子,他們也不能攔著不讓人家小夫妻團圓。
好在走了個雪鳶來了個侄兒,在薄巧慧的授意下薄侄常常進宮陪伴竇漪房,再有兩個牙牙學語的小屁孩時不時去打擾,竇漪房心裡那點傷春感秋,很快便消磨乾淨了。
這日,巧慧一早命人將兩個孩子送去太後處,裝作忙碌不過來的樣子央求太後幫忙帶一天。
竇漪房嘴上抱怨她這宮殿快被兩個天魔星拆了,嘴角的笑意連壓都壓不住。
等巧慧忙完宮務又美美地睡上一覺才想起自己那對便宜寶貝蛋時,已經是日落西山了。
一群人簇擁著她浩浩蕩蕩到了大殿外,還未等巧慧進去,便差點和跑出來的劉啟相撞。薄巧慧順著皇帝陛下的肩頭往上看,果然是自家女兒肥軟的小臉,呲著牙在那兒樂。
“……陛下。”
薄巧慧伸手,劉啟乖乖把女兒從他的龍頭上抱下來放進她懷裡。霸王似的,嘴裡剛還“嘚——嘚——”喊得快活的肉圓子也乖乖扒著母後衣領。
再看後麵,侄兒扶著竇漪房,後頭宮人抱著徹兒也追了過來,見皇後及時將人劫停這才放鬆下來。竇漪房喘了兩下,沒好氣地抬起先帝給她做的拐杖給了兒子幾下:
“榮兒才多大你就帶著她這樣玩兒,萬一磕著碰著了怎麼辦?”
巧慧懷裡的劉榮見父親被祖母教訓,在母後懷裡露出四顆小米牙,還不知從哪兒學的,很來勁兒的鼓掌,就差叫好了。
劉啟站在那兒隨母後不疼不癢地打了幾下,還有閒心衝榮兒做鬼臉。等竇太後出完氣他才覥著臉湊過去,扶住了竇漪房另一邊胳膊:“兒子心裡有數呢,摔不著榮兒的。”
見母後要變臉,忙又接了句:“不過確實太危險了,兒子再不敢了,母後若不放心,隻管讓皇後監督我。”
“行了,你心裡有數就好。”
竇漪房歎著氣,拍開兒子的手:“原以為宮裡多了兩個孩子能熱鬨些,誰能想到倒多了個小孩,我這宮裡現今哪是熱鬨,簡直雞飛狗跳。”
說完抱起徹兒,扭頭對巧慧說道:“還是咱們徹兒穩重。”
薄巧慧心說就這名字以後他就穩重不了。不過臉上她還是配合著竇漪房滿是讚同地點頭。
可惜殿內原本其樂融融的氣氛卻在下一秒被人打破。
隻見太皇太後宮中的一個下人跌跌撞撞跑了進來跪倒在他們麵前:“太後娘娘,太皇太後她,她不好了!”
眾人忙往建章殿趕去,一進殿門便聽見了佩心壓抑的哭聲。
“太皇太後究竟如何?”竇漪房撲到薄姬床前,看著地上跪著的一排太醫急忙問道。
“啟稟太後,太皇太後她,她如今已是油儘燈枯之象,臣等也……無力回天。”
生老病死,他們醫生連天下之病都不能儘治,更何況太皇太後乃是陽壽已儘。竇太後見狀也知道這些太醫已經儘力,可看著床上虛弱枯瘦的太皇太後,她心裡還是不免悲戚。
“儘力而為吧。”
竇漪房還是命太醫儘力挽救太皇太後的性命並乾脆搬來了建章殿,一如年輕時那樣侍奉太皇太後左右。
薄巧慧作為皇後,又是太皇太後的族孫女,於情於理更該在太皇太後身邊儘孝。
這下她也不再謙虛,短短一月裡,宮中都感受到了皇後火力全開的實力。上到伺候昏迷不醒的太皇太後湯藥、準備太皇太後和竇太後的飲食,下到關心陛下飲食起居、處理宮規、照顧皇子和公主,也不見皇後如何忙碌,談笑間便將事情井井有條地處理妥當。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