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旭5歲的時候,厄運再次降臨這個本就不幸的家庭。
那一年,媽媽給她生了一個弟弟。
儘管這次陳父還是殷勤地去寺廟燒香拜佛,可這一次,天不遂人願。
大家很快就發現這個孩子似乎不太正常。
他似乎總是並不喜歡吃奶,而且表情有些木然,自主活動也不像普通孩子那樣活躍,雙腿總是不自覺呈剪刀狀交叉……
在鎮中心醫院,醫生告訴了他們一個不幸的消息,陳旭的弟弟很可能患有腦癱。
這一消息就像一個晴天霹靂劈在這個本就搖搖欲墜的家庭上。
陳父從初得貴子的欣喜若狂一下子變得沉默寡言。
而爺爺奶奶也開始逐漸嫌棄這個有病的兒媳婦,說她是陳家的災星,是上天派來懲罰陳家的。
剛出月子的陳旭媽媽,也感到深深的自責。
因為她聽醫生說,兒子的腦癱跟自己的癲癇有直接關係。
陳旭媽媽開始變得鬱鬱寡歡。
麵對公公婆婆時不時的指桑罵槐,她都默默地承受。
最後似乎連她自己都這麼覺得,她沒能給這個家庭帶來幸福,反而帶來了厄運。
自從弟弟降生後,陳旭就沒怎麼快樂過。
她沒有怨恨媽媽,也沒有討厭弟弟,但她開始討厭爺爺奶奶。
每次爺爺奶奶咒罵媽媽的時候,她都勇敢地擋在媽媽身前。
媽媽也隻是抱著她哭,讓她不要跟爺爺奶奶生氣。
好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撫養,家裡人發現,陳旭弟弟腦癱的主要症狀表現在身體上,除了行動有些不便之外,他智力基本正常。
在媽媽日常精心的引導下,他也能跟上其他孩子的智力發育水平,也能上學。
慢慢地,爺爺奶奶對陳母的態度也有所緩和,不再當麵說很難聽的話。
陳旭的媽媽知道,自己癲癇的發病時間並不受自己控製,是無法預期的。
為了不讓自己在發病時遇到致命危險,她開始不管春夏秋冬,都戴著厚厚的毛線帽,以防自己突然發病摔倒時能有些防護。
這是她能想到的,最有效保護自己的方式。
即使再熱的天,她都頑強忍受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