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半年的經營,徐城富甲四方,兵強馬壯,已經沒有人敢於窺視覬覦。
微水之東,嶧城,就是現代的棗莊市,原是商朝諸侯封地,由於東夷叛亂,此地不願歸附商朝。
殷受盯上了這個地方,因為這裡土地肥沃,依靠微水,非常富足,必須納入到大商管轄範圍。
而且徐城的鐵礦區就緊挨著嶧城,讓殷受非常不自在。
殷受決定攻占嶧城。
不過,在殷受決定進攻嶧城的時候,遭到了巫神的阻撓。
不僅是大商都城,每一個諸侯小國都設有祭祀神社,巫神受到無上的尊敬。
巫神在商代權利非常大,幾乎是無事不卜,像用兵這樣的大事,他們的卦象才是最終的決定!就算最高統治者決定了都不行。
但殷受的前世可是一個徹底的唯物主義者,接受了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教育,管你什麼牛鬼蛇神?
很快,由殷受起草的討伐收複戰書就遞送到了嶧城。
殷受要通過一次酣暢淋漓的戰鬥,讓自己的隊伍快速成長!
這年,殷受剛滿十四歲,他身穿一身紅色棉甲,率八千徐城軍親征,“束發翩然橫刀馬,人王凜凜厲鬼神。”
嶧城守軍僅有五千,緊急四處求援,得附近幾個諸侯國相助,湊集兩萬兵馬,在嶧城以南的古邵列陣對峙。
看著眼前的敵兵陣仗,殷受頓感好笑,這真不夠打的。
此次帶領騎兵五百,其他全是步兵。
殷受親自擂鼓,號令五百騎兵部隊和五千步兵推進,開始一步步的向嶧城盟軍逼近。
五百米。
三百米。
一百米。
八十米。
此時嶧城方麵弓箭手發射,成千上萬的箭雨落下。
殷受仍然不慌不忙的敲著鼓點,士兵們還是緩步推進,箭矢射到他們的棉甲上,紛紛跌落,沒有造成絲毫傷害。
五十米!
互相都能可以看見對方的表情了,氣氛空前緊張。
嶧城方麵首先開始揮軍衝擊。
殷受戰鼓聲發生變化,“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隻見五百騎兵以楔形隊伍衝向敵兵陣營,而步兵就地列陣巋然不動!
勢如破竹、摧枯拉朽、如入無人之境,這就是五百騎兵的威猛!
而這邊,五千步兵抵擋住了一萬多敵軍的衝擊,他們無懼刀砍、不怕槍刺,那些粗製的青銅武器,根本無法破開鐵盾和棉甲的防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