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城步兵齊聲呼喝,亮出大刀,一刀下去,敵方的青銅劍就斷為兩截!
而他們的青銅甲胄和皮甲,在如此鋒利的大刀麵前,形若無物。
慘叫聲此起彼伏,戰場形勢一邊倒。
還沒等徐城步兵號令衝擊,嶧城盟軍就萌生退意,扔下滿地的屍首,開始收兵了。
殷受停了戰鼓,部隊原地待命。
士兵來報,我軍陣亡十四人,其中騎兵兩人在衝擊時落馬被敵兵所殺,步兵在抵擋敵軍衝擊時陣亡十二人。
還有幾百名士兵不同程度受傷。
擊殺敵兵六千眾!
橫推、碾壓式的勝利啊!
救治傷兵,整肅隊形,軍容整齊,殷受再次緩慢的敲擊戰鼓,部隊又一步步的向嶧城盟軍方向逼近。
這壓力無窮大!
嶧城方麵從將領到士兵膽戰心驚,無心無力再戰。
士兵紛紛棄械,他們手裡的兵器,比燒火棍強不了多少!
兩名將領槍挑白布,騎馬出陣。
這是要投降的意思啊,殷受不禁嘴角含笑,收服嶧城兵馬,也是他的戰略意圖。
此戰,前後用時不足兩刻鐘,嶧城投降,俘虜士兵一萬兩千人。
自此,微水東南一帶連成一片,合稱微。
後來殷受即位之後,封大哥子啟在微地,建立微國,爵位為子爵,所以子啟又叫微子,也叫微子啟。由此可見殷受對待大哥還是比較優厚的。
戰鬥結束,對十四名陣亡戰士,殷受給與了豐厚的撫恤金,並且頒布了厚待烈士家屬的政令。
在徐城以北鳳棲山上,厚葬犧牲烈士,並且樹立“英雄紀念碑”,刻烈士姓名於其上,全軍將士非常感動,他們何曾有過如此的厚待?
而巫神此時又出幺蛾子,不但阻止樹立紀念碑,因為那會讓人們的信仰旁落,還要求殷受選出一千名奴隸進行“人祭”。
當然,這又被殷受否決了,直到殷受後來即位為王,直接廢除了“以活人為祭”的“神權”活動。
殷受在位期間,逐漸的淡化了神權在政權、軍事、生活中的影響。
眼見徐城軍隊力量的強大,人們參軍的意願變得強烈了,徐城參軍給的安家費也夠多,人人踴躍參軍,家家以軍屬為榮,在徐城成為獨特的現象。
嶧城方麵的俘虜,按照商朝當時的慣例,都是奴隸,殷受把他們全部編入幾個礦區充當工人,並且安排人暗地考查,可靠的人,直接編人軍隊。
最終,殷受已經擁有了三萬軍隊!
這在當時,相當於五個諸侯國的兵力!就連當時西周的總兵力,也不足三萬。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