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受以文韜武略折服濱城,後麵的事情就順利多了。
畢竟他帶來的徐城特產,正是濱城所必需的!
就像精鹽,雖然濱城以東就是大海,自古以來就有海水曬鹽之法。
但是,海水曬鹽也是粗鹽。
裡麵含有很多其它的雜質,這樣的鹽不僅味道苦澀,長期食用對於健康也會產生不利的影響。
徐城的精鹽,潔白純淨,已經為天下廣為傳頌,是商貿中的緊俏貨。
徐城沒有和濱城通商之前,精鹽就占了濱城進口的很大份額。
如果通商,那麼精鹽的價格也將會大幅度降低,利國利民。
子受一行人在濱城繼續待了七天,待所有的談判都完成,啟程南下,在訪問了濱城南邊一個小國之後,就踏入到了琅琊國。
琅琊即現在的臨沂,是東夷文化的核心發祥地。
東夷十六國,本就是部落的總稱。
有許多支族,如萊夷、嵎夷、鳥夷、淮夷、徐夷等。
東夷十六國各部族組成鬆散的部落聯盟。
東夷曆史上最早的聯盟首領叫太昊,也叫伏羲,姓“風”。
東夷地區出現了最早的釀酒技術,東夷酒文化源遠流長。
他們已采用稻米、蜂蜜和水果等原料製成一種混合型酒。
現代的山東人,依然嗜酒,並且性情暴烈,便是典型的東夷人的特征。
踏上這片土地,子受不禁舔了舔嘴唇,有多久沒有喝到正兒八經的酒了!
剛到琅琊境內,就發現了官路邊不少的酒肆,門口掛著“酉”字招牌。
禁不住誘惑,子受命令隊伍停止前進,帶著郭璞來到一家酒肆。
待店家溫好了一壇子酒,兩人對飲。
郭璞不由得讚歎:“果然好酒!醇正香糯,回味悠長。”
可是子受卻感到寡淡無味!
更加難以忍耐的是,酒液渾濁,還透著一股子酸味。
酒度嘛,子受估計頂多兩三度,就這樣三斤的酒壇,自己一個人喝個兩三壇也沒啥醉意。
為了供奉自己的五臟廟,還需找機會對這酒進行蒸餾提純,怎麼也得提純到二三十度才好。
有了這個心思,酒肆裡麵的酒也不香了,催促郭璞趕緊喝。
再次打馬啟程,三日後,琅琊城呈現在眾人的眼前。
琅琊城北門,旌旗招展,琅琊城主妘塗術攜一眾文武官員迎接大商使臣。
想必妘塗術已經探聽到濱城之事,知道無法壓製子受,也就沒必要鬨不痛快。
儘快的走流程,趕緊送出國門為是。
妘塗術和子受的年齡相仿,兩人倒是有的話說。
琅琊老國主英年早逝,國主之位就傳給了妘塗術。
作為東夷十六國三大巨頭之一,琅琊國幅員遼闊,封地內地勢平坦,遍布良田。
琅琊國有兩條河流,分彆是沂河和沭河,水資源豐富,這在大商時代是非常的難得。
相比濱城,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