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城緊靠黃河口,平均十五年一決口,十年一改道。
可以說濱城苦不堪言。
由於妘塗術已然放低了姿態,子受就比較舒服了,很快就走完了流程。
安排手下與琅琊去談判,子受自己就自由了。
得到琅琊國主應允,子受可以在琅琊城內任意行走。
如此,他也可以看看這裡的風土人情。
琅琊城,商賈雲集,商鋪林立,各種販夫走卒走街串巷,好不熱鬨。
子受也不禁歎服琅琊,這裡倒還算富庶繁茂。
隻是有一個鐵匠鋪,讓子受看了一陣揪心!
因為,他看到了鐵匠在鑄劍!
鑄劍也沒什麼稀奇,古怪的是,鑄劍的材料!
那是什麼?
竟然是徐城出產的農具,一個钁頭!
這鐵匠竟然拿钁頭來鑄劍。
子受不由得心頭火起,難道農具不重要嗎?
可是,子受也沒法苛責這個鐵匠,因為他了解到,這把钁頭是彆人送來的,讓他用钁頭打一把劍。
說實在的,用這钁頭的材料去鑄劍,其堅韌程度要比青銅劍強上十倍!
應用到軍中,可謂利器。
沒想到,他們還能這樣玩。
可是,農具既然流出到東夷各國,子受也無法控製其用途。
看來這钁頭等農具,不能用純鋼!
在裡麵摻雜些彆的東西,增加硬度,降低韌性。
這樣返製出來的刀劍,在戰場上磕碰幾次便會斷裂。
再就是,儘量減少用鐵!
還有一個比較關心的還是酒。
子受去參觀了琅琊城最大的酒坊,看到酒坊裡麵的設備,子受有了想法。
把這個酒坊直接買下來!
當然,還是交給郭璞去談。
街市遊逛中,倒是有個趣處,吸引了子受。
“瀟湘館”——這是?
這是一座三層樓閣,燈紅酒綠,鶯歌燕舞。
這應該是一個風雅之士喜歡去的地方,子受攜秋冬二女信步走了進去。
大商時期,在朝歌,是嚴禁出現這樣的風月場所的。
這琅琊,看來生活還算富足,不然的話,這樣的生意可沒多少主顧。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