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乙看向子受:“受兒,你有何話要說?”
子受跪拜,並將帝乙的誥書呈上。
帝乙接過,這是命子受出使東夷十六國的誥書,上麵清晰的蓋著東夷十五國諸侯的私印。
子受迎著帝乙疑問的目光:“啟稟父王,兒臣奉王命出使十六國,十五國都表示效忠大商。”
“唯獨鐘吾,因為大商覆滅大彭國,還有一些抵觸情緒,鐘吾國主彭亮還需要兒臣繼續做工作,兒臣保證,半年的時間,必定讓鐘吾效忠大商!”
東夷各國,曆年都會發動大大小小的戰事騷擾大商。
自從子受來到封地徐城,建築了一道鋼鐵長城。
三年以來,大商不必擔憂東夷。
此次三王子出訪東夷十六國,完成了對東夷的安撫。
這將是促進大商與東夷關係緩和,甚至友好合作的大事。
在帝乙看來,一旦東夷穩定,他就可以騰出手來對付西岐了。
可以說,子受出使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有如此大功,斬殺一個將領的錯誤便顯得微不足道了。
子啟好像胸口憋了一股悶氣,吐又吐不出來,咽下去又不甘心。
因為以子受的功勞,頂多是一個功過相抵!
眾位大臣也是麵麵相覷。
按說,他們此時應該對子受出使進行歌功頌德,但是竟沒人開這個口。
“功是功,過是過,畢竟三王子已經激起了民憤,現在最需要的是平息事端!”
子啟極為佩服的看著王叔比乾,畢竟薑還是老的辣!
有功勞又如何,一碼歸一碼。
就不相信父王會任由百姓鬨騰而不去懲罰子受!
一眾朝臣再次躍躍欲試,想要發表對子受的攻擊言論。
子受這次卻沒有放任他們,厲聲喝道:“枉你們還是大商的臣子!昏聵不明,是非不分,大商在你們手裡,前途堪憂!”
這一下捅了馬蜂窩,眾臣叫屈聲、爭辯聲、歎氣聲,此起彼伏。
“大王,微臣對大商忠心耿耿,所說所奏都是為了大商好!”
“我們是對事不對人,王子有錯,也應處罰。”
“唉,我們日夜為大商操勞,在三王子眼裡,啥也不是啊!”
“沒有功勞,我們還有苦勞!”
“難道作為王子,便可以隨意斬殺朝廷命官嗎?”
子受再也聽不下去了,高聲喊道:“住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