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帆心裡很感謝羅主任,因為他本來就可以騎電動車,因為她沒有,才跟她走過來的。
其實羅學明可以載著她,但又怕市裡來的小姑娘嬌氣不願意坐才沒騎車。
羅主任說村裡耕地多,村民很早便去地裡乾活了,想要做什麼工作需要提早,想這個時間,各家各戶基本就是鎖門了。
黎帆以為自己今天提前1個小時去已經算早了,沒想到在實際工作中,竟還是晚的。
接下來的幾天,羅主任帶著她轉了村裡的耕地,魚塘,山林,養殖場等重要經濟來源。
也見到了黨支部張書記,還有這個村的大學生村官。
陳啟年紀不大,二十五六歲的樣子,臉曬得有些黑,但有一口整齊的白牙。
他看著黎帆白嫩嫩的麵容,笑說:“小黎同誌你要注意好防曬,不然就會成為我這樣,沒幾個月就糊的物是人非了。”
到底是年輕人,他很風趣。
如此度過了第一周,周五的晚上,黎帆等到了穆競白的電話。
“你那邊怎麼樣?還順利麼?”穆競白問。
經過了一周的熟悉,黎帆覺得這裡條件雖然比辦公室艱苦了些,但腿累心不累,沒那麼多勾心鬥角。
“挺順利的。”黎帆說,“這裡的人也和善。”
“嗯,那就好,你有難事給我說。”穆競白囑咐。
“競哥你不用擔心,真挺好的。”
“住的還習慣麼?”
“住的也挺好的,這邊有山,早晚很涼快。”黎帆說。
“吃的呢?”
吃的當然跟市區食堂比不了,但黎帆道:“也挺好的,蔬菜很新鮮。”
“鄉政府旁邊還有個小廣場,村裡的人晚上在那裡乘涼,賣的羊角脆很甜。”
穆競白聽她說完,稍稍放下心來,他很想過去看看她,但又想讓她獨立,這麼糾結著,最後還是道:“我下周末找時間去看看你。”
聽他要來,黎帆強忍住心中的喜悅,說好。
“有什麼需要的東西,我給你帶過去。”穆競白問。
“競哥,我這什麼都不缺。”
“嗯,那就下周見。”
“競哥,再見。”
黎帆放下電話,滿心都是期待,想著就這樣能叫他一輩子哥,就很好了。
基層的工作跟在辦公室不一樣。
政策是好的,但想執行下來,有時候卻很難。
國家有村村通公路的政策,又有撥款,村裡可以趁此將一些年久失修和一些旁支小路一起修起來,讓村子的道路暢通無阻。
黎帆不理解這樣利民的好政策怎麼會推行不下?
一大清早,陳啟帶著黎帆到了現場,村子大,黎帆上周隻在主路上轉了轉,這些靠裡的小路沒來過。
黎帆站在路口,望著每家高高台階,原本還算寬闊的道路因為錯綜的高台階,隻能通過兩輛電動車,汽車肯定是過不來的。
兩人年紀相仿,話題也多,一周下來就熟悉了。
陳啟喊黎帆到陰涼處,將手中的扇子遞給她,自己直接坐在了台階上,道:“你墊著,彆弄臟了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