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吃完早飯,收拾好桌子,穆競白給黎帆叫了車,看她上了車才驅車離開。
黎帆到了村裡,陳啟已經在垂釣場忙碌了。
這是新寧村的第一個旅遊項目,陳啟事事都親力親為,絲毫不敢放鬆,生怕走了以前的老路。
其實垂釣池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垂釣項目,村裡開展了摸魚,撈魚,摸田螺等適合親子的項目。
特彆是摸魚和摸田螺的項目,作為了主推項目。
秋天水稻田已經不需要那麼大量的水,所以村裡將田間小溝裡的水放掉大半,隻留到成年人膝蓋以下深度,既讓遊客能抓到魚,又不會那麼容易,大大的增加了摸魚的趣味性。
魚雖然是從魚塘買回來的,但遊客並不是十分關心它的由來,隻要是魚就行。
陳啟怕將來東窗事發,被人爆出來,就沒有做稻花魚之類的宣傳,免得塌房。
“這要是被爆出來,咱們就說是井水魚,反正養魚池確實蓄了井水。”
陳啟的擔心不無道理,他深知流量這個東西反噬起來可以毀天滅地,正所謂成也蕭何敗蕭何。
他製定的宣傳方案經過村委會反複的研討,得到了通過。
雖然張書記和羅主任並不十分認同,但還是給予了兩人大力的支持。
事實證明,這個反向宣傳方案獲得了初步的成功。
陳啟以自黑的方式,在網絡上介紹了這個失敗的村子。
他在視頻中興致勃勃的宣傳這個村子的旅遊項目,然後介紹是如何轟轟烈烈失敗的。
在視頻中,山是好山,水是好水,田是好田。
他求助網友給出改革建議,然後引導輿論節奏,開設了逃離城市係列——“下班摸魚”、“田螺姑娘”、“你釣她撈”等等幾個活動。
“田螺姑娘”就是可以去小橋邊的池塘摸田螺。
村裡清淤的時候,專門挖了一塊小池塘出來,池底鋪了石子,由於位置就在灌溉井旁邊,裡麵就蓄了井水,又在河邊修了石階,放了大量的田螺下去,從上麵看下去,池塘又乾淨又漂亮。
“你釣她撈”顧名思義,愛釣魚的男人很多,但愛釣魚的媳婦不多。
村裡利用原來的灌溉渠,稍加修繕,裡麵放些鯽魚讓遊客撈,不想下水的遊客或者年齡較小的孩子就可以來這邊撈魚。
關於定價,村委會經過商議,決定使用單個項目門票加魚價的方式。
三十元一斤的鯽魚遊客會覺得是刺客,但是門票加市場價的魚,遊客就會覺得良心,畢竟去菜市場買也是這個價,這個還是自己抓的,更有意義。
宣傳片中,陳啟還著重介紹了村裡的售賣點。
他請廣大網友和遊客監督村裡售賣點的物價,絕對都是良心價,比如普通礦泉水定價9毛。
反正就是給遊客的感覺是連一瓶水都不用提前買。
但是那些水果,飯菜是沒有標準的,肉和蛋多給一些,量再大一些,就可以彌補價格偏高的感覺。
前期的宣傳,陳啟沒有去找那些旅遊博主,而是找了這個城市的粉絲量不錯的小博主,涉及到各行各業,請他們過來玩,視頻也不必拍全麵,更不用刻意,一切以博主自己的視角拍就可以,甚至可以完全當一次遊日常來拍。
當這些日常視頻在同城遍地開花時,村裡的賬號就熱了起來。
村裡的賬號是黎帆在運營,但出鏡人是陳啟。
陳啟利用大學生村官的身份,長相又不錯,一口白牙,很博網友的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