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議之後,今年大晉的朝堂格局驟然變化,所有官職等級統統大變。
以丞相為首,正一品官員分彆是丞相(內政)、太尉(軍事)、禦史大夫(監察),三公不變,還加上司空(水利)和司長(礦產),三公已經變成五公。
司空就是陛下敕封給蜀郡郡守楊珺的官職,管全國水務。考慮到楊珺他的年齡,說不好現在蜀郡的水都沒治完就會走,基本上來不了洛陽,百官並不反對他加入進來。
而司長,是鹽鐵司的最高長官,由原禦史大夫朱平擔任。
是的,鹽務司一下子就變成了鹽鐵司,雖說現在主要工作的鹽都還沒在全國鋪開呢,但很顯然,以後全國的重要礦產資源也是不會允許私人開采買賣。
禦史大夫去管重要礦產資源了,姚章這個禦史府二把手忽然就走馬上任,成了正一品的部門一把手,帶領的禦史府未來職責是監察大晉上下,上至百官和權貴們違法亂紀,下至地方豪強和官員不做人,都是他們負責監察彈劾的對象。
丞相依舊統領百官,隻是下麵的九卿,變了,統統變成從一品官員,部門也都變了。
大司農變戶部,管全國戶籍稅收,它隻是換了個名字,內容不變。
少府變工部,掌管全國營造工程事項,王歸這個現在搞的交通就歸到了工部底下,魯氏子弟的建造處也是劃到了工部下麵。
王歸本來作為上將軍也是從一品,現在兼領工部底下交通司正二品的官職,俸祿就按他從一品的來發。
奉常變禮部,掌管國家的禮儀、祭祀、教育等事務,洛陽學宮以後也會是禮部的管轄,原本負責外交的典客府也變成鴻臚寺,歸入禮部。
增設吏部,負責全國文職官吏的任免、考課、升降、調動等事務。
廷尉變刑部,掌國家的法律、刑獄審判等事務,。
還有一個增設的農部,部長也是從一品大員,隻是現在就一個官職,關於他的內部人員陛下毫無安排。
正二品官職,地方上是新設的九州州牧,中央是六部之下的官員,另有監製所(紙張、書籍、出版)、少府(皇室日常生活)、宗正(宗室)、太史局(天文、曆法、氣象)。
……
零零總總的官職品級和職責一劃分,就從上午一直議到了下午,中間小白還供了份午餐。
現在,大家算是知道陛下為何大張旗鼓選取賢才了,這樣多的官職,的確需要大量的官員來補充。
地方上的官員還好說,一些可以讓當地主簿之類的吏轉正成官,但是中央,很多官職甚至都是空缺的。
這有人員不足的原因,也有小白避免發不出俸祿刻意控製人數的緣故。要不是現在蜀地治水,長安城也在修,計算過後他是真的養不起太多官員,他還能再理出一批官職。
空缺的官職很多都是不著急要的,比如農部上下,比如太史局裡的氣象局,以及隻有一個司空的楊珺。
先把不能缺少的官員都定下來,再慢慢來吧。
至於大砍少府,徹徹底底把皇室財政和國家財政分開,也沒啥享受的小白感覺良好。
後麵的君主難受那是他們的事情,該分清楚的東西不能混淆。如果連自己的財務問題都解決不了,需要和朝臣吵來吵去伸手要零花錢,那這種皇帝就這樣吧。
官員的品級定了,平日的規格製度、官服和車馬之類的也都要重新定下。小白沒有想把服裝顏色定死,但其他有這個想法的人便退了一步,不定顏色,那就定衣服形製和花紋吧,什麼身份就該要穿什麼樣的衣服,用什麼樣的刺繡。
當然,陛下您除外,您開心就好,隨意。
除了這些,小白定的另一條製度,就是趁著這時候官吏之分並不太大,給地方吏也開了一道晉升空間,吏部也會有針對吏員的考核與往上晉升途徑,官員們遇上能乾的吏員也能往上舉薦。
比起社會地位涇渭分明的官和吏,目前小白他們重新定下的製度,吏比之官,禮儀、品級、服裝和俸祿仍然有區彆,但不會是在地方死水一樣不動彈。
九州州牧已經都帶著文武屬官出發去各州了,新晉的禦史大夫姚章慶幸自己去年年底趕了工,把玄雍宮宮女和良家女子們的信息都登記完了,接下來的事情隻要三位公主接手就好,他要開始專心忙著整改禦史府了。
昭明二年的第一天,百官就開朝會在玄雍宮呆了一整天,然後人手一本日曆加一刀紙,作為去年年底沒來得及發的新年禮物帶回家。
金銀玉石貴重,但這些貴重之物可買不到日曆和紙張,誰更貴一目了然。
姚章帶著這兩樣東西回到家裡,立刻引起轟動,他師弟曹佩帶著弟子,姚章夫人帶著家裡兒孫,所有人擠在他跟前,等著看姚章帶回來的好消息。
姚章試圖冷臉驅逐:“成何體統,你們的禮儀何在?”
姚章兒孫和曹佩的弟子們瞬間低頭後退。
曹佩莞爾:“師兄,你這欺負孩子可不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