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我們需不需要回一趟洛陽?”
距離洛陽不遠的長安,陳冬也在詢問天子此事。
平時沒什麼軍國大事,您四處跑跑也問題不大,現在這都已經是決定大晉要發兵月氏了,咱真的不需要去洛陽嗎?
小白翻著教材,淡定回道:“不用,洛陽諸公會安排好此事,所有公文發往西北的,也會途經長安。”
去什麼洛陽,要去也是辦事的人來長安。各種府衙和官邸還沒修呢,他們要來就來吧。
看陳冬還是很擔心,小白安慰他,“什麼時候做什麼樣的事,洛陽諸公可比你我要清楚的多。周祀率兵去前線,伊平和王歸在後給他支援,朝中還有太尉、丞相他們,寬心些。”
這都是身經百戰的老油條們了,不比小白自己這個工齡三年的皇帝靠譜得多,他還是抓教育吧。
“最近長安裡頭,聽說也有很多人想要來長安小學上課?”
陳冬天天跟著小白,這事他不清楚,但是劉德清楚。
“一開春,陛下就親自來為長安小學的開學來講話,那時候長安裡頭那些本地人還不信任陛下呢。
陛下招生都是招的小門小戶,要麼就是在建城時候表現優異的工匠,那些人覺得自己和家裡孩子來這裡上課不雅。”
說到這裡,劉德都覺得長安人不知好歹。
這可是他們陛下特意請了上雍學派的學者來做老師,自己親自教授的知識。
這等無上知識,長安人居然還挑三揀四,真是不識好歹。
“不過他們聽說小學教授的語文教材是洛陽學宮眾賢者們編纂而成,數學和科學知識是您親自教授,就有些後悔了。那些洛陽小戶的孩子每天放學,都會結伴在路上唱學到的詩歌,小學裡的功課和體育課學什麼也被傳出去了……”
所以那些洛陽大戶們就有些後悔了。
他們不送孩子過來,除了自恃身份在那端著,另一重原因是天子在長安直接高價砸錢買地,強買的那種。
雖然天子買了地,他們還能再長安房子裡繼續住,但是地的所有權是天子的,他們隻有房子的居住權,住在天子的地上,這安全感太少了,以後隨時都有被天子趕出長安的可能。
他們也不想賣,但是買家是天子,天子甚至還是重金高價買的,這就算是想找洛陽高官來抱怨都沒得可抱怨的。
去年長安小學在建的時候,長安府尹就和他們這些城中大戶說過這事,還特彆說了來上課的是上雍學派的核心弟子,提醒他們彆錯過機會。
一開始,城裡人也不是不心動,但是後麵一聽小學裡除了孩子還有大人跟著一起學,他們一對照這個學生的身份構成,就覺得不行,不讓孩子去了。
現在長安小學開起來了,去上學的孩子每天背著書包上下學,他們口中偶爾漏出來的一些學校知識,都讓其他孩子羨慕不已。
同樣的年級,沒什麼區彆的資質,去了長安小學的孩子,每天都能穩定進步的學知識,從識字到識文,背誦詩歌和各種歌謠,熟誦各家學派精華的知識,還有每天學習進步一點的基礎數學,更彆提那些他們都不知道的科學了。
聽說數學和這能解釋萬事萬物運行之道的科學,可都是天子親自編纂的教材。
大人們還能再多端一段,但是自己孩子和其他孩子在一起,念了長安小學的孩子每天都在交流他們的功課,自家孩子也學,但是學不到數學和科學,跟他們就玩不到一塊去。
人家背乘法表,畫三角形,說的都是雪和雨是怎麼來的,植物為什麼能開花結果,他們家孩子隻能在旁邊張大嘴聽。
時間久了,孩子裡也是會有鄙視鏈的。
這些大人能忍住再看看長安小學的情況,可也抵不過家裡小孩一天天的哭鬨。
隻是他們也知道這時候中途進去不太好,還給長安府尹送禮,想托他辦這事,結果是府尹都沒敢收禮,說小學有固定的教學進度,想插班插不了,都彆說等下學期了,隻能等明年。
好不容易決定來給自家孩子報長安小學的人家傻眼了。
長安府尹理解他們的心情,但是他也沒辦法。
他自己都把幾個兒子和孫子一起送進去讀一年級了呢,以後孫子讀上來去洛陽學宮,兒子們做小學老師,全方位支持陛下的政策,把追隨聖意展現的那叫一個淋漓儘致。
他都這樣了,長安這些老夥計都跟上,現在還想找他開後門。
彆說他沒有這個開後門的權力了,就是有,這也不可能給他們開。
隻要富的做個人,小白也沒想過乾再分配的事,聽了這些長安大戶的事,他一笑了之。
“明年他們想要入學,來報名即可。”
……
河套地區忙著種植生產和圍繞畜牧業搞手工產業,蜀地在種田、煮鹽、修水利工程,西北忙著築城屯兵,長安在搞教育、城建,洛陽在搞政治、文化,朝廷實控的地區忙忙碌碌,遠在外麵的諸侯國也不見得有多安逸。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