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都在收拾東西,小白最後給朱鳶王子和兩位祭司上了最後一堂結課小課,告訴他們:“去洛陽吧,你們的聰明,留在這裡太可惜了。”
“可這才是我的家。”朱武駱如此說到。
百越之地都算是中原人眼中的不毛之地,可這是他的家,他是朱鳶王子,肩負著朱鳶的未來。
“隻靠你們,沒辦法對所有朱鳶人和寧海人負責。”
朱武駱看見這個神秘的異鄉人抬起了他的眼睛,眼神毫不遮掩,如此直白的看向自己。
“你想讓朱鳶變得更好,可你也在迷惑該怎麼做。為什麼不去洛陽,試著尋找答案呢。”
這是他第一次見到微生小白這種尖銳的姿態,分明他還語氣溫和的在對自己說話,卻讓朱武駱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緊張。
“你們可以想想。想去洛陽的話,就去找越王給你們開引薦信,可以報我的名字,我在越王那裡,還是有幾分薄麵的。”
跑來跑去給姐姐拿東西的第五茂路過,心想那是“幾分薄麵”嗎,您一開口,什麼我父王不給辦啊。
小白沒有繼續勸說,進屋子裡去了,給這三人留下了充足思考的時間。
朱武駱問兩位祭司:“你們想去大晉的洛陽學習嗎?”
寧海祭司低頭看看自己蒼老的手,搖搖頭,“我已經太老了,寧海需要我。可我希望寧海的下一任祭司可以學到更多的知識,帶回寧海。”
朱鳶祭司是想去的,可他也還擔心自己走後的朱鳶,自己的弟子才跟著自己沒有幾年,他若是不在了,後麵的弟子怕是承擔不起整個朱鳶的工作。
於是,他有另外一個想法。
“我想送弟子過去,讓他去學習大晉的知識,再回來做下一任祭司。”
隻是他還有些擔心。
“大晉會這麼輕鬆的就讓我們去學習他們的知識嗎?”
這朱武駱倒是並不擔心,“大晉對我們又有什麼忌憚的呢。”
他們朱鳶,人口、國土麵積、國內資源,都沒有什麼能讓晉人心動的,看看他們對朱鳶等國的稱呼就知道了,統一稱為百越,都不願意吧他們這些小國看做一個國家。
“我們朱鳶,也要去大國的國都看一看,”朱武駱站了起來,“但是我不會去的。讓我們朱鳶和寧海的年輕人去吧。”
朱鳶的客人走了,隻留下了兩個人在這裡為他看守種植園,而邾苗也收拾收拾東西回越國,一給越王帶天子的親筆書信,二是回家和家人溝通交接自己手頭的生意,緊接著就要帶著士兵和大量物資運回種植園。
正在輪著鐵勺炒青菜的越王聽到宮人的通傳,把第四盤青菜炒好裝盤,放下勺子,擦擦額頭上的汗,對著幾個妃嬪說道:“你們先嘗著,等我回來告訴我口感。”
越王自從迷上了炒菜,每天都格外的有精神,什麼食材都會炒一炒,然後讓後妃們給他品鑒,他準備完善陛下的菜譜,把每種食材最合適的製作方式和製作時間都摸索出來。
油、菜、鹽,他就這幾樣東西,每天來回的折騰,不過由於炒菜是個連長安、洛陽都沒有的新鮮玩意,在美食匱乏的大晉,這種烹飪方式已經將食材的美味程度提升了好幾個度。
是以就算他一天隻做一個菜,然後做個三四份不同火候不同時間的,妃嬪們也很樂意來給越王品嘗,然後每人說個至少二十字的品嘗心得。
至於相國,他忙著越國的榨油產業,進宮來發現越王就是沉迷做飯,就沒管他了,放手讓越王去完善他的菜譜。
越王在自己封地沒人管習慣了,也沒什麼包袱,衣服都不帶換的就過來見邾苗了。
“邾苗你回來了,陛下他們事辦的怎麼樣了,阿慕和阿茂他們都去洛陽了嗎?”
雖然最近沉迷炒菜顛鍋,但他還是記掛著兩個孩子的。
“苗回越國前,兩位殿下已經和陛下一起北上回洛陽了。”邾苗從懷裡拿出一封薄薄的紙質書信,雙手奉上。
“大王,這是陛下的親筆信。”
越王也沒問邾苗什麼時候知道小白身份的,拿了書信拆開來看。
看罷,他沉吟片刻,讓內監把相國喊過來,等的時候看邾苗一路風塵仆仆,還讓人給他上個飯食。
等到綁起袖子的相國進宮,越王立刻把信給他。
“此事陛下所托,定然是要好好辦的,就交給你了,相國。”
我是真沒時間,還是你來吧,相國。
相國捏著手裡的書信,神色嚴重的點了頭,“臣這就安排調兵,給邾苗安排軍需。”
他不認為天子願意在百越那裡搞塊地就真是為了種東西,這肯定就是找個借口在百越內部屯兵呢。於是把這事上升到軍事層麵的相國,立刻把它升到了最優先的等級。
邾苗把信送到,第二次被相國和越王態度和善的送出王宮。
第一次是他幾個月前被越王找過來,帶著陌生的商隊出發去朱鳶的時候。
他回了家,邾家人有個小半年沒看見他,這會終於等到他回來,人完好無損沒出事,這才放了心。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