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明十一年,天子正式遷都長安的第二年,長沙王第五胡休對著外頭春光,頭發掉了不少的他,決定在長安城四處走走,找找靈感。
自從昭明四年,親眼目睹天子斬鬼之後,第五胡休回了長沙就收拾東西,財產、姬妾、王後、孩子和王宮裡的奴婢們全部打包,帶他們北上。
當然,那些在本地買的也不是那麼特彆喜歡的下人就不帶了,想著天子仁善的個性,他給仆人們還出了筆遣散費呢。
收拾東西要時間,車隊北上也要時間,連過年他都是在路上過的,不過等他到了洛陽的時候,正是二月,才歇下來,就迎來了洛陽學宮第一屆學子招生考試。
第五胡休也不累了,換上衣服,帶著老婆孩子就去看熱鬨。
學宮大門敞開,楊德帶著衛兵守著學宮內外,簡單檢查一下有無人帶利器就放人進去。
第五胡休後來去問了天子,天子說這麼檢查就夠了,他出的題,不擔心有人夾帶小抄,帶了也沒用,要真能用上並且也是本事。
學子們一個個排隊進去等著考試,學宮外頭有他們的家眷、奴仆,基本上有些本事的都進去考試了。
第五胡休聽著他們討論那些迥異的課程,聽得心癢癢,決心明天見了天子,就把孩子都丟去長安小學念書。
現在過了六年,他三個孩子一個已經畢業了,兩個還在念書。
畢業的老大綜合素質差了點,考洛陽學宮考了兩年嗎,都是因為嚴重偏科沒考上。
兩年前,蕭皇後的長樂學宮招生,都是自家人,第五胡休幫蕭皇後撐場子,把老大送進去。
他之前也和天子聊過長樂學宮的話題,知道天子以後也會在長樂學宮任教,就算不相信蕭皇後也要相信天子。
現在他那完全沒遺傳到自己半點文才的大兒子,跟著一群女娘們在織個什麼雲錦,聽他說是什麼提花絲織,織出來後會美如天上雲霞。
第五胡休是不太想大兒子乾這種事的,但是連天子都說這是舉世無雙的手藝,雖然錦才織出來三寸,他也就先將信將疑著。
二女兒也快畢業了,她已經都想好了,後麵就要去長樂學宮學什麼產科。
現在他每天自己忙著創作劇本,孩子都是王後她們管,自己也沒輔導過功課,是真的插手不了。
走在長安的街巷上,看著開水房排隊取水的百姓,第五胡休得承認,光衝著這個,第五小白也算是個仁君。
送孩子來長安讀書的那一年,長安城還在修建中呢,但是已經有了開水房。
沒見過這些的長沙王那肯定好奇啊,結果從百姓口中知道這是天子設置的一處場所,給長安居民廉價打水用。
家裡有點錢的可以買個保暖瓶來打,沒有的就拿瓦罐,總之儘量大家就喝熟水。
在公孫德鬆的衛生普及行動下,長安居民的衛生意識逐步加強,又因為大晉三年冬的洛陽時疫,基礎衛生知識已經開始在往長安洛陽以外的大晉各地傳播。
物資匱乏的現在,貴族人家連薪柴滿倉都是值得炫耀的事,更不要說黎民百姓了,那是真的隻有燒飯的柴火。
於是,隻在長安實驗修建的沼氣池開始成規模往外推廣。
而因為沼氣的性質,一些自恃身份的貴族不願意喝沼氣燒的水,正好讓百姓們少了些與他們排隊的人。
當時第五胡休那就文思泉湧,腦子裡很多想寫的東西,隻是苦於手裡沒有紙筆,等到後來手頭有東西了,關於開水房的靈感熄滅,寫不出來了。
一轉彎,他走到了長安小學,裡頭郎朗書聲和孩子們體育鍛煉的聲音不絕於耳。
雖然第五胡休不管孩子功課,但是他對長安小學還是很熟的,這裡不少貴族的、平民的天才都是很好的取材對象,就連他自己和其他王兄的子孫,可都在裡頭念書呢。
說到兄弟,第五胡休算了算,老大,第五崇之這個太子是第一個沒的,兒子也沒得早,但是兒子選了個好繼承人啊。
本來當皇帝沒幾年,好多事都還沒來得及做,諡號是閔,結果洛陽學宮《諸國字典》一修好,天子立刻宣布這是先帝生前就想乾的,現在終於完成,把這政績硬是安到了第五求定頭上。
政績有了,再叫閔帝就不合適了,改諡號為明,從此他就是晉明帝了。
孫女第五寧那前途算是最光明的。
第五寧也算是被第五小白帶大的,為了能讓她光明正大接受進階的教育不被人嘴,連長樂學宮都弄出來了,孩子未來差不了。
是的,雖然長樂學宮是蕭皇後一手牽頭辦成的,但是因為起因是洛陽學宮拒絕第五寧考試,並且後麵天子還來長樂學宮上課,給長樂學宮站台,所有人都覺得,天子為了關愛平原公主允許長樂學宮成立的理由,更容易讓他們接受。
老二第五信之,好好的齊王不當,愣是傳位給獨子,然後以他們齊國沒孩子能來學宮學習為理由,說他深感愧疚,決定親自來學。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