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仲姬當然是無法講話的,宮人備了筆墨讓她書寫。
王後字畢,小白看向姚章,禦史大夫起身走至鄧仲姬身邊,開始朗聲給百官把她的陳詞讀出。
隨著姚章念出陳詞,百官們皆是麵色凝重。
他們已經從瘸腿老人那裡見過了王後的血書,此時再聽王後之詞,才發現洪都王的在地方乾的事情比他們想的還要嚴重的多。
強搶民女、虐殺姬妾、瞞下相國病情,私開礦產,覬覦帝位,還想聯合方士詛咒天子……這一樁樁事情擺出來,罪行累積的比罪人潛魚還要多。
小白看向宗正第五槐:“宗正,罪人南木已經被孤削去宗籍,元惠這孩子以後就在洛陽隨勇毅夫人一起生活。”
宗正張張嘴,心想元惠情況不一樣,是受害者,陛下憐惜孩子年幼沒問題,做主給王後離婚也沒問題,我們宗室的孩子跟著母親生活更是沒關係。
但是您這又給撇清他們夫妻關係,又給封個勇毅夫人,感覺像是一家裡就踢出去了第五南木。
有點奇怪,不確定,再聽聽。
第五南木已經都被陛下您在城裡公開淩遲了,事情你都乾完了,我就是最後寫個材料給走個形式而已,陛下你說什麼就是什麼吧。
小白的目光挪向丞相:“這幾日朝中選個豫章郡守出來,明年去和單陵交接。”
丞相出來舉薦了幾個官員名字,小白挑出一個,這事就算結束。
接著就是所有諸侯王子弟都需要來洛陽念書的事。
百官們聽到這個,第一反應就是陛下要質子,但是立刻推翻這個猜測,他們陛下這是什麼人,怎麼會需要質子。
和陛下就後宮問題談過幾次的朱平想到了什麼,舉手讚同。
他們陛下還年輕,現在就已經為了大晉未來想到了儲君問題,必須趁著陛下還有這個心情的時候讓他教出一個儲君來。
最後,就是小白必須要大晉上下都進行的一個大事。
“孤已經決定了,敕封正神,所有需要血祭、人祭,不能為人間消災劫難的妖鬼,全都不得立廟祭祀。
大晉各地神明,有名有姓者皆把來處和神職上報,由大晉來為神靈正名,以後我大晉正神,皆會由朝廷舉行官祭。”
百官們都愣住了。
隻有丞相拱手舉起玉笏,問:“陛下為何會有此種念頭?”
捧著文書的劉德從後頭走上前來,長歎一口氣,情感十分真切道:“處理完豫章郡罪人後,長沙王送陛下至楚國境內,陛下看見鄂縣水邊當地人要用女子祭祀他們的‘江神’,他們還說祭祀是慣例,三年一次,江神賜予他們風調雨順。我前去與他們爭辯也不成……”
劉奉眯眼,這上麵那個都能給陛下做發言人的年輕人,還是他一心隻愛練武的耿直大孫子嗎?
“陛下愛民,此行若不是碰巧撞見鄂縣祭祀,那女子已經要在船上被燒死了。若朝廷不正仙神,還不知道會有多少百姓會因祭祀邪鬼丟了性命。”
百官們是相信他們陛下的仁愛之心,引天雷斬假神真鬼的事也定然是真的,但依照他們對陛下的了解,陛下乾事從來不是隻乾一件事。
仔細想想,琢磨琢磨陛下此舉可還有什麼深意,想來想去,百官覺得這背後的學問學識不少。
陛下這應該是順便也收攏地方民心和祭祀權吧。
以後經過朝廷認可的才是正神,會有地方官定期舉辦官祭,讓地方百姓借由祭祀進一步認可大晉。
同時,地方原本的信仰,除了祭祀正常功能也很積極向上為民解憂的,其他要麼是邪神被推倒拔除,要麼改變祭司方式改變神職,這個過程也是收攏地方權力和民心的一部分。
果然,還是他們熟悉的陛下。
李理舉起笏板,誇道:“陛下為天子,又是天下之主,這天下神明自該由陛下來定,如何祭天下神明,也由陛下做主。”
這個事情換個人來乾,那肯定是會被罵瘋了的,但是他們陛下那是天子,怎麼祭神,誰才是正神,這事他才是權威。
小白:“魏驍,回去之後和學宮眾賢才們也說一聲,他們來自大晉各地,我會和他們去討論各地風俗。”
把各地的神都弄清楚來處,給神編譜係嘛,這事他真會,就是要和本地人求證資料,整合也需要考慮當地的民風民俗。
魏驍站起來一拱手,看吧,他們陛下那是真的很忙,一年就不知道乾了普通國君幾年的事了。
出了玄雍宮,朱平第一時間就趕去穆王孫處,和他說了此事。
“我大晉律例,不止是約束君主、諸侯、貴族、百姓,現在連神靈也能約束了!”這真是值得兗州學派慶賀的好消息。
雖然在當今天子的絕對權威下,晉律對他毫無用處,但是天子自己把自己約束的很好,進個城都一定會趕在天亮的時候。
穆王孫睜開眼睛,蒼老的眼睛閃過一絲光亮,“我雖瞧不上鄒氏的學說,可有一樣,他們確實說的對,我們大晉有的是一位受命於天的天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