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義輝聽著大家的言論,尤其是皇上的話,麵白如紙,身抖如箕。
他很清楚,當高尚書找到他,遞給他一疊紙。
並讓他背熟之後在朝上全部說出來時,他的麵前,就隻有這條路可走了。
高尚書的話,他可以不順從。
但皇上的話,他不得不順從。
在這個事找到他的時候,他的選擇如何,不僅關乎他自己的性命,還關乎他家人的性命。
在那一刻,他是不是楚尚書的人,已經不重要了。
順從皇上,他可能會死,但能保全家人。
更重要的是,他也有可能不會死。
而不順從皇上,他的後果隻有一種,不是他能承擔得起的。
他的身邊遍布著眼線,甚至於宅院之中,也有人。
他的一舉一動都被人監視著。
李義輝坐在房裡無眠了一夜,天一亮,他認命地開始背起了這些內容。
而昨日,高尚書把他叫到了書房裡,讓他今早把事好好完成。
他不知道皇上為什麼會選中自己。
他想了很久。
直到淑妃的事出來,他才隱約感覺到了一點。
他不知道自己是哪裡露了馬腳,還是因為他本身是從禮部調任過來的。
所以皇上就認為他是楚尚書的人。
因為事實如此,李義輝也沒什麼好說的。
他昨晚一直想著這些事,也給自己做好了充分的心理準備。
他把後果全都想了一遍。
他以為自己能平靜地應對接下來發生的一切。
可等要站出來之時,他才發現,自己並沒有做好準備。
他還是害怕。
在他看清那疊紙上的內容時,李義輝就知道會有很多人出來反對了。
皇上必然會同意此事。
而當這個措施實行下去時,他的命,所剩的時日,就已經不多了。
李義輝知道。
他得罪了大乾的所有權貴和讀書人。
在朝廷裡,他要遭受眾官員的白眼和私下謾罵。
而在讀書人那邊,他也得被眾學子筆誅口伐,背負眾多罵名。
他的這一生,怕是沒有好名聲了。
李義輝一陣恍惚。
皇上的話,讓眾人無法反駁。
所有的理由在皇上的這句‘所有百姓都交得,你們交不得’的話中,變得毫無辯駁之力。
李義輝是誰的人,有些人還是知道的。
不少人暗暗看向楚秋實。
想讓楚秋實出來說兩句。
可楚秋實沒法站出來說話。
若是二皇子取名這事沒發生,楚秋實還能站出來說兩句,表明立場。
可現在,他被架在那裡,什麼話都說不得。
皇上看著他,很多官員也在看著他。
楚秋實都能感覺得到,但他沒法出列。
楚秋實的舉動,大家都看在了眼裡。
有些人失望地收回視線,不再指望吏部尚書能出來為他們這些官員出聲。
吏部不出來,禮部被皇上的話放在了高處,也根本動不了。
至於戶部,就更加不會出來反駁了。
而兵部和刑部,是皇上的人,皇上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就算心裡不是很讚同,也沒有辦法站出來。
工部尚書段智淵倒是左右搖擺。
但這一猶豫,便也錯失了開口的良機。
六部尚書都沒有說話。
而出來說話的幾人,也被皇上給罵得低下了頭,完全不敢出聲。
眾人心亂如麻,不想自己出來被皇上罵,又想有人出來說服皇上不要同意此事。
在底下一片寂靜矛盾之時,皇上開口了。
“此事交由戶部處理,明日一早,朕要看到弄好的榜文,退朝!”
即使眾人滿心不願,皇上還是同意了李義輝的提議。
並且像是不容事情有變一般,讓戶部明日就把榜文弄好。
以皇上這個速度,不出半月,這公文怕就要傳遍大乾各地。
眾人心事重重地退朝散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