耙耙柑肉質飽滿,輕咬一口便會在口中爆開,感覺就像無數煙花瞬間綻放開來。
很多人以為醜橘就是耙耙柑。
它們都原產自櫻花國,在四川也有廣泛的種植地,確實很好剝皮,但其實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品種。
醜橘也叫“不知火”,是由清見臍橙和“衝野三號”雜交出來的,而耙耙柑則是清見臍橙和f2432椪柑雜交產生的。
在外形方麵,醜橘有一個獨特的葫蘆狀突起,耙耙柑的表麵更光滑。
至於口感,醜橘偏酸,而耙耙柑清甜且沒有一點酸味。
在“近親”中,耙耙柑顯然是最受歡迎的一個,這也顯示了它的優勢。
實際上,對於櫻花農業的研究實力,江木也很佩服。
因為他們成功培育出這麼多優質水果品種。
但這次江木決定研究新的柑橘品種,要把所有優良特點融合到一起:
容易剝開、味道香甜,糖分低或幾乎是微量糖、沒有籽、香氣濃厚、不會上火。
將來要出口到櫻花,碾壓他們自己的產品。
江木找到了柑橘種子,開始正式設定詞條。
因為他之前已經確定了好多種特性。
既要好吃香甜,又要容易剝離,吃起來乾淨利落。
多吃也不會上火或是增肥。
所以要求糖分儘量少。
最好的是沒有籽。
這樣的話就不會出現吃到中途吐籽的情況。
總而言之,怎麼方便好吃就怎麼設定,怎樣香甜就怎麼樣做。
在這之前江木從沒嘗試過這種方式。
所以他需要從零開始找合適的設定。
第一個特性是快速生長。
讓果樹快速長成,並早日開花結果。
否則等一棵橘子樹長大成熟,起碼也要幾年的時間。
加上開花結果的周期,時間就更久了。
江木可等不了那麼久。
就如同他之前的那些研究一樣,必須做到快速成長。
相比農作物,果樹需要更長時間來成熟。
幾個月的時間就能長好的隻能算是蔬菜或糧食。
而對於水果而言,至少也要幾年。
所以一級設定肯定不夠。
最低限度也要使用二級。
最終江木選擇了二級設定。
讓它加速成長,從而儘快實現目標。
第2個詞條是環境適應性的詞條。
這個也是他常用的一個詞條。
相當於是一個基本詞條了。
就像人們常說的,橘子生在淮南是甜橘,生在淮北就成了酸枳。
即使是同一個品種,生長的地方不同,結出的果子也可能完全不同。
味道也相差很多。
所以說,環境適應性詞條特彆關鍵。
無論是種在淮北、淮南還是任何地方,都能讓橘子茁壯成長。
第3個詞條是營養豐富詞條。
江木對改造橘子的要求很高。
既然要好好提升,就必須做到營養全麵。
確保這些橘子富含維生素和各種微量元素。
吃了對身體好,多吃也不會傷身。
第4個詞條是低糖化詞條。
這個詞條比較特殊。
江木找了好久才找到一個。
這樣培育出的橘子不是完全不含糖,但是含糖量極少。
多吃也不用擔心發胖或上火。
即使在減少糖分的情況下,仍然保證營養價值。
得益於前麵提到的營養豐富詞條。
第5個詞條是甜度調節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