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大的雨滴滴落在青石街上,可怎麼也洗不淨那十名秀才身上流淌出來的鮮紅血液。
最後,這十名秀才的屍體被隨意拖到一處廢舊的鐵路上掩埋。
直到某一天,黃泉列車在這裡出現,他們的魂魄出現在了這輛列車上。
……
“呼!”
林若缺重重喘了口氣。
這幻象太真實,沉浸感太深,即便是以他的心境,也不由為那十名秀才的壯舉而叫好,也為他們的犧牲而惋惜。
“如此一來,關於這十名秀才的所有信息應該都已經全部披露了。”
“那麼,下一題會考什麼呢?”
就當林若缺如此思考,前台的監考秀才袖袍一翻,所有人的桌麵上都出現了這第三場考試的試題。
【國如此,如何救?】
監考秀才的指甲深深扣進桌麵,枯槁的麵容浮現出若有若無的期待:“此題無標準答案,但須得說服本官。“
沙漏開始倒轉。
血紅的題目在宣紙上暈染開來,林若缺盯著這六個字,耳畔似乎又響起了那十名秀才在街頭聲嘶力竭的大喊。
那十名秀才在身死這麼久之後,執念竟還是如何救國。
可悲,可歎。
林若缺歎息一聲。
當時的朝廷已腐敗到極致,滿朝文武隻求自身富貴,偌大的華夏竟淪為他人的殖民地。
是推翻這腐敗的製度麼?
可華夏數千年來的封建王朝製度,貿然推翻,又要建立起怎樣的製度呢?
站在這十名書生的立場之上,他們必然茫然無措。
但好在林若缺等人是曆史的後來者,是知曉那段曆史的人,更是見證後來華夏重新崛起的人。
這道題對他而言,的確不算難。
林若缺提筆,落筆於試卷上;
“首重實業維新:以工商之利鑄強國之基。”
這個時候林若缺雜家的優勢總算是體現出來了,以林若缺的博學再加上後世經驗,這一題並不難。
“學生以為,當效張謇先生&39;父教育而母實業&39;之策。“
林若缺筆鋒起落間,細數光緒年間紡織廠煙囪林立的盛況:“1895至1911年間,民族資本年均增長率達15.7,南通大生紗廠織機晝夜不息,既解民生之困,亦聚強國之力。”
“其次製度鼎革:破千年帝製立憲政新章。”
林若缺伏案在試卷上書寫,便真如同參加科舉考試的考生一般,筆耕不輟。
精神小夥本想抄一抄林若缺的答案,可見林若缺寫了半天,遙遙望去無數小字密密麻麻。
好吧,這下歇菜,抄是肯定抄不了的。看來隻能自己來了。
於是他皺眉苦思,他能升到五階,絕不可能是什麼蠢貨,寫一些東西還是可以寫出來的。
就是不知道寫什麼合適呢。
“有了!”
他忽然眼前一亮。
提筆在答卷上寫上:“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寫完之後,似乎又感覺少了些什麼。
又在最後麵加了兩句。
“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
看著這答案,他頗為滿意的點了點頭。
這不得滿分?
喜歡我能複製技能,但可能會變癲請大家收藏:()我能複製技能,但可能會變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