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唰唰唰!”
舵盤大角度打轉,毫無征兆。
還是保持18節航速之下,可以說是在海上玩了一個大角度漂移。
如果空中有無人機在拍攝的話,就可以看到漂移有角度到有多大了。
船員沒有提前得到通知,也幸好是沒有停靠甲板邊緣,不然一個不好被甩進海裡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但一個東倒西歪是少不了的。
如此開船很危險!
衛宏自然知道這些,可他沒有辦法。
這個時候也顧不上那麼多,要怪,隻能怪實時漁訊的覆蓋範圍隻有半徑5公裡遠,要是覆蓋範圍半徑更遠一點,他根本不需要這般。
“下拖網!”
衛宏抄起對講機,早就調好頻道,特彆強調一番:“下小網孔的拖網。”
漁網有多種,分類更多!
海捕常見的有拖網與圍網,可每種網又有區分,像拖網,有大中小三種規格,同樣,拖網也有三種網孔規格。
可想而知,單就是準備的漁網,算是使用和備用和應急用的,如果你要全部準備齊全,就拖網與圍網兩種,便需要準備高達24張之多,如果你還要更加齊備,那麼又會多出來1公裡長度,3公裡長度與5公裡長度的。
10公裡長度?
抱歉,圍網除外,拖網10公裡長度的,中型漁船根本就拖不動,無論是否拖到魚,都拖不到,中型漁船5公裡長度的拖網就已經是極致了,一旦拖中了魚群,數量較多的話,最終弄上漁船還會非常困難。
這一次出海,隻帶了1公裡長度的拖網,圍網也是如此,一種還隻帶3張,一共是18張漁網。
可就算是這樣,也將他的存款消耗一空,都還不夠,還是自家二叔貼進去3萬元,才滿足這一次出海所需呢。
“小網孔拖網嗎?”衛二叔的聲音通過對講機傳播,他想要確認一下。
“對,下小網孔拖網。”
衛宏重複一遍指令,結合腦裡逐步形成的下網海捕計劃,快速下達新指令:“撐板早一點下放。”
撐板!
更加專業的說法是分水板,下拖網必須用到,其作用有兩項,一是可以將拖網快速打開,也是將拖網撐開,二是給拖網增加重量,可讓拖網快速沉入海底。
撐板,就是一塊大大的鋼板,係在拖網下沿位置,通常都是拖網兩邊各係一塊。
“好!”
衛二叔這會兒已經從漁船大角度漂移中回過神來,猜想是侄子發現了大魚群,才會這般開船,當下沒有多餘的廢話,爭分奪秒才是首要任務,下網前的很多準備工作早已就緒,不過區區十幾分鐘間,拖網就被拋入海中,隨著漁船航行的慣性快速沉入海中,他也一直觀察著,時刻回報:“撐板下去了。”
“好,注意安全。”
衛宏等的就是現在,叮囑一聲方才徐徐說道:“我要加速了。”
“可以!”衛二叔先察看甲板上的情況,才給予準確的回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