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二叔自己計算的話,沒有計算器他是計算不出來的,數字太大口算不了,但侄子計算出來後,他再加上去一點就差不多是最終的總價值:“魚獲自動分揀線本來就有些許偏差,還有均價也保守,也沒有加多少錢,隻有7萬元而已,完全合理,也還是保守的,絕對超過4000萬元,就是不知道超過多少了。”
“還好,沒被衛順那小子比下去,要是捕得比他少,等下換班該叨叨兩句了。”衛宏拿自家堂弟開涮,還是當著人家父親的麵開涮。
“我看他的尾巴是翹上天去了。”
衛二叔對兒子可沒有什麼好臉色,白天的時候有不少收獲,得瑟得不行,他正想著找個借口好好訓斥一頓呢,不過也是隨口一說,終究是自己的親兒子,嘴上說說而已,也沒有談論下去的想法,轉而回到魚獲的本身上來:“要不要挑一部份出來醃成鹹帶魚?衛19上帶了不少粗鹽,完全可以在衛19上進行加工。”
“加成鹹帶魚也不難,無非就是製一些紙皮箱,帶魚都不用殺,直接裝箱再撒鹽就好,很簡單。”
“除了方便保存以外,重要的還是可以賣更貴一些,也可以增加多一些的重量。”
衛二叔提出建議,決定權在侄子的手裡,不過好處他全都說了,已經儘到自己的義務。
“不加工了。”
衛宏也思考了一下,計較一下利益,最終做出決定:“沒時沒節的,鹹帶魚不太好銷售,價格是可以賣貴一點,可拉長整體的出售周期,還是不要去折騰了,要是臨近過年,或是農曆12月份的年底,不說挑出一部份醃成鹹帶魚了,搞不好所有的帶魚全部醃成鹹帶魚了,年底和過年期間鹹帶魚熱銷。”
還是地區習俗的原因。
誰讓他們粵東地區每年都要拜神祭祖呢?
大祭神的話,每次有兩次,一次是年中,一般是在農曆七月份,一次則是在年底。
而鹹帶魚,絕對是祭品之一,很多人的選擇,魚鴨雞嘛。
前者為必須,後兩者從中挑選一樣,如果經濟條件較好的,也可以兩樣一起上。
當然了,大祭神是這樣,可祭祖呢?
幾乎每個大節都要,有些祖先多的,每個月都要祭祖呢,也是到了現在,一般的村,都整合統一整個大祭,而後就不單獨祭拜祖先了,才讓大家夥節省一點。
說起他們粵東地區相對比較窮,但也不是真的窮,也就是在粵東省內相對比較窮而已。
外頭有一種說法,就是粵東地區為什麼窮,是因為他們將錢花在拜神祭祖上了,這是每個家庭很大的一筆開銷。
這也是事實,買那些祭品暫時不論,就那些紙香燭元寶紙錢,就是一筆巨額開銷,再加上祭品,開銷就更大了。
可地區習俗如此,傳下來這麼多年,該拜該祭都還要。
身為漁民,捕到可以作為祭品的帶魚,自然也要結合地方習俗,誰讓習俗導致市場需求量大呢,有更大的市場,就要跟隨市場大流,才能賺更多的錢嘛。
“也是,就新鮮來賣吧。”衛二叔一想也是這個道理。
“準備接駁,轉移魚獲,然後換班吧。”
衛宏笑著示意一下,他早就呼叫過衛19,現在兩艘船已經離得很近,很快就可以接駁了。
……
喜歡漁民:從打撈間諜裝置開始請大家收藏:()漁民:從打撈間諜裝置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