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網,收網!
輕車熟路,就算有不少的新船員,可老船員更多。
一切都沒有問題。
衛宏在安排好一切過後,就從駕駛艙下到甲板,看著船員們收網。
費了一番功夫,時間自然是花費不少,總算是將圍網下方口子收緊,之後則是收圍網上方網口。
相比起收圍網下方網口,圍網上方的網口收起來快上一些,可以簡單粗暴一些,滾輪機與絞車相結合,全都開到高速檔次,想不快都困難。
收網整張圍網到一定程度的時候。
下吊籠開始上魚。
沒有意外,魚獲自動分揀線啟動,早就有人去設定好,上魚過後第一時間將魚推入到魚獲自動分棟線的魚艙入口,開始自動分揀。
同步作業。
當整張圍網收緊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更是將吸魚器的管子放入到圍網之中,無論是海水還是魚全都吸上來,如此上魚速度更快。
忙活成一團。
甲板上的船員也一片喜氣。
馬步魚。
儘管不多見,可不少船員還是認識,對於馬步魚的價格也不陌生。
“如果想要賣貴一點,可以曬成魚乾。”
衛安指揮收網,到了上魚之時已經不需要他,退到一旁,交給船員們去發揮,他可以跟衛宏說一下,將自己的想法和建議都說出來:“不過曬馬步魚的步驟更繁瑣,也相當麻煩,花費的功夫不像彆的魚乾。”
“不曬了。”
衛宏搖了搖頭,他豈會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呢?更加清楚曬馬步魚乾有多麼麻煩,而且曬成馬步魚乾,在他們當地的市場也走不通,需要賣到外地去,銷路也是一個問題,還不如鮮魚來賣,雖是總價值會低上不少,可節省時間和精力:“就賣鮮魚吧,賣鮮魚的價格也不便宜,在咱們本地市場也能走得通。”
“各有各的優勢。”
衛安提出自己的建議,並不是沒有原因,他也偏向於賣鮮魚:“曬成魚乾銷路是一方麵,處理起來也很麻煩,去頭去尾不說,還要去魚肚,要是彆的魚這樣就差不多了,馬步魚還要開出來才行,曬的過程中也需要加一些佐料進行才行。”
“鮮魚的話,個頭稍微大一點的,零售能夠賣到80元左右。”衛安笑著補充道。
“小號的話,零售賣個60塊吧。”
衛宏對於價格是門清,長年與魚獲打交道,不了解魚價怎麼能行?雖說魚價有波動,可一些魚的價格相對比較平穩,馬步魚就是其中的一種:“中號的能賣到70元,總體上批發出去,均價賣到每斤65元沒有問題,就看這一網能夠捕到多少了。”
“還有衛20那邊,收獲都不小,隻是吧,下的是10公裡長度的圍網,就算是下網的時候沒有問題,也有個上限,一網上千噸幾乎是可能的事情,預計這一網700來噸吧,絕對不會達到800噸。”
“衛20那邊估計也差不多,還是圍網長度的原因,可如果下更長的圍網,估計也捕不到這麼多,搞不好捕到的還更少呢,馬步魚加速遊動起來更快了,沒有把控好,一網捕空都有可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