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的壓力。
主要還是來自於衛村股份有限公司的事情。
進行過一次的融資,現如今漁港碼頭的擴建工作早就開始,中建集團的工程隊入駐,正熱火朝天的建著漁港碼頭,依舊完善其他的工程。
融資100個億元,投入70億元,兩家國資沒有意見才怪呢,可他們沒有任何辦法。
這件事情也就過去,重要的還是接下來。
商用的貨運碼頭已經得到批準,遞交到省裡審批,省裡再往上報,最終由最高層批準,正式的批準文件已經下發,下一步就是開建,可謂是萬事皆備,隻欠東風。
而且東風還已經來到家門口。
貨運碼頭的建設工作很快就會開啟,現在已經在做著工程項目規劃,一旦規劃完,第一期工程就會正式招標,招標完成後,第一時間就會開建。
隻是一旦走到這個進度上,第二輪融資必將開啟。
就因為隻剩下30億元,甚至是不足30億元,衛村股份有限公司日常運營,也需要錢的嘛。
滿打滿算隻剩下二十幾個億元,不會高於29億元,這點錢建貨運碼頭,又能夠建多少呢?肯定不足以建造第一期工程,那麼第二輪融資就迫在眉睫,隨著規劃完畢,工程招標完成,內部必然會開始準備第二輪融資的事情。
準備與正式進行第二輪融資,完全是兩碼事,中間肯定有一定的衝緩時間。
隻是那是衛村股份有限公司的衝緩時間,可不是他衛宏的衝緩時間。
於他而言,從這一刻開始,就必須準備充足的資金,還要儘可能多一些,到時候好跟投,保住屬於自己更多的股份,避免被過度稀釋,從而在衛村股份有限公司裡保住一定的話語權。
所需資金量未知,能儘可能準備多一點就多一點,隻能說第二輪融資的估值,絕對會是一個天文數字,第一輪估值都到達300億,第二輪估值翻3倍不止,估值是在千億級彆,在如此之大的估值之下,有時候一兩個億元,乃至十幾二十個億元,真的隻是一個小數字而已,這個級彆的估值,出資都是數十億元,乃到上百億元級彆。
即便是出資巨大,還都無法避免持股被稀釋呢。
猶如一個無底洞一般,源源不斷吞噬著他的資金。
幸好還有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儘可能積累多一些資金,至於說最後積累到了多少,儘力而為。
時間一點一滴的流逝。
轉眼間過去三天。
黃浦造船廠終於將新船的設計初稿發送過來。
認真看過設計初稿,也進行了一場遠程視頻會議,由黃浦造船廠設計部門講解整個設計思路,包括了方方麵麵。
專業不愧是專業,根據他的要求進行設計,儘量滿足他的要求,可想完全按照他的要求來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就算是神也做不到呢,百分之百按照他的要求來,不就是完美的設計方案麼?
總有一些地方是不足的。
還能怎麼辦?
能調整的儘可能調整唄。
衛宏也提出一些地方,希望黃浦造船廠方麵可以進行優化,也就是完善新船的設計方案,大項沒有提,隻提一些小項上,因為大項人家已經設計得足夠好,他對自己的認知始終很清晰,非專業人士,清楚人家之所以這麼設計也是綜合考慮過的結果,你還去提,人家再調整,搞不好最後整個設計方案得徹底推翻,重新設計。
而且重新設計過後,極有可能還非常相似。
這份設計初稿,核心就是底座,其他的小項設計都是根據這個底座來進行,徹底推翻再設計,核心底座變化不大。
新船設計持續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