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說的說了,該吩咐的也吩咐。
沒有必要婆婆媽媽,特彆還是涉及到各船之間,獨立捕帝王蟹,有些事情還得根據各船遇到的情況來,不能安排明明白白,反倒容易造成不可逆轉的後果,多給一些發揮的空間,反而能夠做到更好。
說出去的話,如同潑出去的水,收不回來。
目標定下,捕個2000噸。
時間的話最長隻有四天四夜,要是四天四夜過後,船員們的身體能夠頂得住,也可以多停留一天,也就是多在白令海域多捕一天的帝王蟹。
五天五夜。
三艘船按照一天24小時之內,投放兩次捕蟹籠,又收回兩次捕蟹籠。
等同於三艘船一天24小時投放並收回1.2萬個捕蟹籠,再按四天計算,就是4.8萬個捕蟹籠。
2000噸的帝王蟹,需要每一籠捕到超過83斤才能夠做到。
這可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衛宏很清楚他們漁船下麵的海域情況,不敢說密密麻麻都是帝王蟹,可也是一個龐大的帝王蟹群,但規模再龐大,第一批投放的蟹籠爆籠想來不是問題,第二批投放,要是不重複原來的位置,再次爆籠也沒有任何問題。
可第三批,第四批,還有往後的呢?
一直到第八批,收獲絕對會大幅度下降。
從而,想要捕到2000噸的帝王蟹,可就沒有那麼簡單了,絕對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但他有信心完成,最少他掌控的衛18可以做到每一批捕蟹籠都可以爆籠,就因為有實時漁訊,清楚海底的情況,投放的位置好,想不爆籠都困難。
更何況。
四天投放4.8萬個捕蟹籠也隻是根據第一批投放蟹籠的效率來計算,隨著船員們逐漸熟悉工作環境,效率是可以提高的,無論是投放還是收回,用時可以壓縮一些,那麼兩天投放並收回三批次,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這樣一來,最終投放的捕蟹籠將不再是4.8萬個,而是可以達到6萬個之巨。
試問2000噸的帝王蟹,會非常困難嗎?
困難係數下降,可要說完全不是個挑戰也不儘然,依舊還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管不了那麼多。
賣力乾就是了,各司其職,做好屬於自己的本職工作比什麼都強。
特彆是作為船長,本職工作就是開好船,將船開好了,收回捕蟹籠的用時更少,投放捕蟹籠時位置更好,捕獲也就更多,可見船長這個角度在這一次捕帝王蟹之旅中占據了什麼地位。
絕對的主導。
要不然的話,衛安也不會以衛海為主導,要知道有時候船老大的權限不小呢。
晚上六點五十九分。
捕蟹籠正式開始收回。
漁船對準備航道,儘可能離空氣浮標近一些,又不能太近,太近很容易使空氣浮標出現在船底的位置,就不好擲鉤子將其勾上來了,沒有辦法收回來。
太遠了擲鉤子命中的機率大幅下降,影響到整體的效率。
很考驗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