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19收到。”
“衛20明白。”
……
……
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了。
收完捕蟹籠的趕緊離開白令海域,那海況真不是人呆的地方。
也隻有衛19的速度相對比較慢,沒有辦法,必須將投放入海的2000個捕蟹籠全部收回才行。
最後一個到達。
三船重新彙合,快速轉移雪蟹,安排妥當之後,也沒有停留,特彆還是在接駁之後,衛19的油庫趕緊給衛18和衛20加滿油,滿油狀態之下,勉強可以返航,就算油料不足以抵達衛家村漁港碼頭,也沒有問題,中途不需要再讓衛19加油,完全可以讓衛19先行一步,然後衛18和衛20到舟山港去加油。
沒錯。
現在重新加滿油,足夠讓衛18和衛20航行到舟山港,回到國內的海域,油料有欠缺也隻欠缺那麼數百公裡而已。
衛19則沒有問題,本身就是補給船,油庫沒油了,自己給自己加油即可。
衛19安排的船員人數也多,轉移過去的雪蟹,需要加工的,讓上麵的船員繼續加工,並不妨礙到衛19繼續返航,航行狀態之下,也可以工作嘛。
三箭齊發。
歸心似箭,這個時候大家夥都巴不得早一點可以到港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每一次出海都是如此。
隻是這一次這種心情更加濃烈,還是因為被白令海域的海況給折騰的。
然而,想要抵港,談何容易呢?
四天四夜的航行是必然的,也是建立在衛19眼下裝的魚獲堪堪兩千多噸,這個重量還不足以影響到衛19的航速。
可要想開到最高的35節也不現實。
等到重新進入鄂克霍次海的時候,航速穩定在33節。
要是按照這個航速返航的話,四天四夜,也就是96個小時無法抵港。
至少需要105個小時才行。
比之出海的用時,會多出幾個小時,隻是這樣一來,恐怕他們抵港的時間就是清晨了。
衛宏自然知道這一次,如果有可能的話,他希望船隊每一次返航到港都可以控製在淩晨三點之前,這樣可以趕得上魚市開市,可出海嘛,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提前一些和遲了一些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情,之前他們也有提前和等到早上才抵港的例子。
這一次也不例外,時間上無法控製,遲了就遲了,沒有任何辦法。
更何況,這一次船隊上不是帝王蟹就是珍寶蟹,再有就是紅眼雪蟹。
價格比較高的蟹,還真不適合拿到魚市裡去賣,那些小魚販也不敢拿太多貨,拿太多了會砸在手裡,會拿極少的量,就更加沒有關係了。
……
喜歡漁民:從打撈間諜裝置開始請大家收藏:()漁民:從打撈間諜裝置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