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漁船的角度上。
魚商能否理解還真不重要。
漁船辛辛苦苦出海,冒著風險是為了什麼,無非就是為了錢。
在可以賣更高價格的情況下,自然是選擇賣更高價格。
說句不客氣的話,衛宏給兩大魚商一小部份九斤一隻的帝王蟹,數量不給多,就已經是很給麵子,還是看在合作這麼久的前提下,大家合作比較愉快,給點麵子才讓出一部份,要是不給麵子,一隻都不給。
或是現在一隻都不給也很給麵子,就因為過來舟山港停靠,讓他們節省運輸成本,要是換成其他人,就算是過來舟山港臨時停靠加油,不通知,加完油走人豈不是更好?
畢竟。
帝王蟹不少,都是活蟹,從漁船的活水艙轉移到魚商的活水車裡,需要一定的時間,等同於漁船需要在舟山港這邊停靠長一會,耽誤他們返航回家的時間。
“應該的!”
“雖然我很想要多一些,但不可否認,賣到港島那邊去,價格可以開更高一些,賣給那位黃老板,恐怕他也不能說些什麼吧,帝王蟹這種東西,就算是一斤高個十塊錢拿貨,弄到港島那邊去,依舊有很高的利潤,他該偷著笑了。”
孫仁與秦程兩人表態,沒有什麼好說的。
也是接觸久了。
大家是什麼性格,包括衛宏這個年輕的船長是什麼脾性,他們一清二楚,而且站在公平公正的立場上,衛宏已經相當給麵子,還有什麼好說的呢?
沒有什麼好說的。
直接轉移帝王蟹吧,都小心翼翼的,雖然距離不遠,從漁船的活水艙弄出來,再秤重,之後第一時間養進活水車裡,整個過程無比小心。
不是擔心這一會兒會使帝王蟹死掉,而是生怕在這個過程中弄斷了蟹腿。
殘缺的帝王蟹,價格打折扣。
從白令海域那麼遠的距離回來,在漁船的活水艙裡好好的,到了舟山港反倒是弄殘缺,可就相當不值得了。
故而。
從漁船的活水艙裡將帝王蟹撈出來,再到上秤,全程由船員們負責,要是弄斷了蟹腿,由漁船承擔。
上過秤記錄下來,從秤上再轉移到活水車裡,則由兩大魚商的人負責,這個過程要是弄斷了蟹腿,很不好意思,是由魚商承擔的。
節點就是上秤的那一下,前麵由漁船承擔,後麵由魚商承擔。
這樣會讓人感覺很沒意思,斤斤計較。
可一隻9斤重以上的帝王蟹,完整與殘缺的,價值相差上千元,你就不會認為是斤斤計較,沒有必要弄得那麼慎重了。
還是慎重點好,大家遵守規則,該是誰的責任由誰承擔,分清楚一些。
結果可想而知,就算是衛18和衛20上的帝王蟹並沒有那麼多,更多的是在衛19上,可也花費不少時間,一隻隻的帝王蟹過秤,哪怕一艘船有四個秤,也花費了將近兩個小時的時間。
至於說為什麼需要每隻都過秤,是因為過秤的過程中順便區分大小。
各個大小的價格都不一致,都是以一斤為限,每一種價格都不同,自然要秤過大家確認才好,總不能說他們認為這一隻超過6斤,就按照6斤的價格來,可這隻帝王蟹明明隻有5斤多呀?
在漁船上沒有分那麼細致是一方麵,另一方麵則是跟魚商當麵交易對接,這樣才公平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