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宏將衛18控製在11節左右拖行,等著甲板的通知。
收網之時。
主導權取決於甲板,駕駛艙的船長還要聽從甲板的呢,根據收網的進度來確定是否停船或是繼續保持航行狀態。
“雙拖網已經拉出來,看到了捕獲情況。”
衛安不是通知進度,而是先報喜:“有個6成吧,不過磷蝦比較輕,雖然密集,但重量不會太重,一網大概有個3噸左右吧,兩張雙拖網,捕到應該有6.3噸的樣子。”
“已經是大收獲。”
衛宏很清楚雙拖網的情況,捕南極磷蝦采用的是絕望網,極小網孔,自然不能做太長,要是太長的話,放入海中阻力會很大,即便是漁船的動力那麼些阻力可以忽略不計,可也沒有訂購太長的圓桶形雙拖網:“接下來看單拖網有多少收獲,雙拖網已經收獲這麼多,單拖網差不到那裡去,捕個一百多噸問題不大。”
這一點,他倒是十分篤定。
全都是因為他可以看清楚海裡的情況。
不過考慮到南極磷蝦極小,一隻的重量以克論,就算是拖中很密集一堆,也不敢有一個更加精細點的預估。
要是彆的魚,他都能夠預估精準一些。
可就不是用‘一百多噸’了,而是110噸,或是130噸,精確到以10噸級彆為單位。
“纜繩並沒有放多長,甚至可以說纜繩都沒有怎麼放出去,收起來並不慢。”
衛安沒有正麵回答,可言下之意已經表達很清楚,答案很快就會揭曉,就因為單拖網並沒有像以往那樣放得出去長。
也不能放太長出去,因為他們需要將單拖網的上方飄浮在海麵,考慮到捕南極磷蝦群又不是所有的蝦群都出現在海麵,有些處於海麵一定深度裡活動,肯定是不能用那種帶有浮標的拖網了。
還是下沉式的單拖網。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那麼要控製單拖網上方浮在海麵,就不能放太長,這樣拖行起來才可以讓網上方在海麵上。
從而,纜繩也就不能放太長出去,不然會沉進海裡。
也正是這樣,漁船還必須保持著航速,需要將單拖網收回到一定長度,才可以停船,不然一旦航速歸零,單拖網的後方也會往海裡下沉。
緊張有序的收回單拖網。
時間也在一點一滴的過去。
也不知道過去了多久。
“可以停船。”衛安評估了一下,完全沒有問題,才敢開口。
“好的。”
衛宏拉下油門,航速歸零,可沒有關閉發動機組,衛18還會慣性朝前而行呢,這個時候人還不能離開駕駛艙。
等到航速歸零,確保沒有問題後,他才離開駕駛艙,下到甲板。
隻是剛一打開駕駛艙門,冰冷刺骨的寒風一吹,真有種刺骨的感受。
趕緊回到駕駛艙裡穿戴整齊防寒裝備。
什麼帽子,防寒耳罩什麼的,全部武裝上。
實在是氣溫有些嚇人,南方人真有些頂不住,特彆是有寒風的情況下,更加難以適應。
駕駛艙內好一點,出來外麵,可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他還是好的,有個防寒耳罩,船員們可不行,因為需要工作,帶上防寒耳罩後會聽不到聲音,到時候船老大或是同夥說些什麼聽不到,將會導致作業不同步,引發的一係列問題。
但對於耳朵也不是完全沒有防護,隻是用了防寒帽,連帶著耳朵也罩進去,就是效果沒有那麼好而已。
……
喜歡漁民:從打撈間諜裝置開始請大家收藏:()漁民:從打撈間諜裝置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