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也是相對彆的船隻而言,於他們船隊而言,這個航速真不快,應該說很慢才對。
等到第一梯隊的船隻離開近海的海域之時,後麵的船隻已經追了上來。
在近海與遠海界線之間,整支船隊完成了編隊。
“衛17到位…”
“泰30到位…”
“建軍號到位…”
“建國號到位…”
“好的!”
衛宏一一聽從回報,有一些根本不需要回報,他通過望遠鏡就能確認,屬於第一梯隊的早就到位,以他駕駛的衛18為中心編隊航行:“現在加速,油門推到最高。”
“今天的風浪並不大,要是沒有意外的話,最高航速應該可以開到33節左右。”衛宏後麵又加多一句。
“明白。”
“收到。”
“油門好!”
“已加速。”
“收到!”
“明白。”
“……”
“……”
“……”
一一回應。
船隊全速航行。
加速不出片刻,集體離開了近海海域,已經進入到遠海海域。
可衛宏一點都不著急,是需要一路捕出去不假,他們也到達遠海海域,但遠海海域也有區彆,怎麼說也要等到超遠海的海域再作打算吧。
距離海岸線越近,漁業就越不發達。
沒有什麼意外的事情,特彆是這個時間段,更是如此。
原因很簡單,很快就要開始禁漁,在去年禁漁期結束,這麼長的時間,近海海域,還有比較近一些的遠海海域,不知道被捕走了多少魚,儘管也應該還有魚,可從概率上來說,是相對比較少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船隊開捕,最好還是遠離多一些為好,這樣發現魚群的概率更高。
好吧。
也是因為他們船隊的要求。
一般的魚群,就算是發現了,他們也不會下網開捕。
因為沒有必要。
都是大噸位的漁船,比較小的魚群,他們可不會浪費那個時間,真以為下網,然後再收網不需要時間麼?
儘管他們下網和收網的速度並不慢,可也需要時間。
費那麼長的時間,費那麼大的勁,隻為了捕到一點魚,付出與收獲不成正比。
最少也要是中型魚群的規模,而且這個中型規模的魚群還要是價格高一點的魚類,他們才會下網,當然了,探魚設備的話,可無法確定海裡的魚群是什麼魚類,但也不要緊。
如果是靠近衛18的。
衛宏就可以確認。
因為實時漁訊。
要是遠離衛18的,超出實時漁訊的覆蓋範圍,也不要緊,完全可以下放無人駕駛潛航器,通過水下攝像頭來反饋,照樣可以確認是什麼魚群。
各大主力漁船,基本上都配備了無人駕駛潛航器。
也是衛宏船隊帶的好頭,導致衛泰和衛建軍他們的船隊也跟著配備。
這一次出海,兩側的主力漁船,都直接下放無人駕駛潛航器,為的就是更進一步掌握海裡的情況。
可這麼做,也不是一帆風順。
……
喜歡漁民:從打撈間諜裝置開始請大家收藏:()漁民:從打撈間諜裝置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